超赞特产>特产问答>

去郧阳游玩哪些特产值得买?

十大十堰郧阳区特产推荐

更新时间:2024/11/30

郧阳红薯粉条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郧阳特产郧阳红薯粉条

郧阳特产 - 郧阳红薯粉条是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的特产。郧县的梅铺镇,拥有20万亩的红薯基地。目前,郧县拥有大小红薯淀粉加工厂20余家。

郧阳人加工红薯粉条已有数百年历史,只要产红薯的农家,基本都会加工红薯粉条。每年秋季,农家将红薯从地里挖起,用水洗净,粉碎之后过粉,待淀粉中的水分完全脱干后,将淀粉放到席子上晾晒,晒干后用细箩再过一道,这样的粉面又细又白。

入冬以后,三五家相约在一起采用传统的瓢漏式工艺漏粉条,只需要搭建一个简易作坊,砌一个灶,架一口大锅,摆几口大缸,师傅负责打芡、捶粉,其他帮忙的人挑水烧火,将漏出来的粉条用竹竿上架挂起来,经过一夜上凌,第二天太阳出来凌慢慢化开了,粉条才能返酥,晾晒风干后,就可以打捆包装,上市出售。

随着时代的进步,部分村庄的红薯粉条加工已经由机械代替手工,只有部分老年人仍坚持原始手工制作。郧县鄂鲁淀粉制品有限公司(梅铺镇)生产的老郧阳粉丝、红薯淀粉、粉皮是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食品。主要畅销日本、新加坡、河南等地。目前老郧阳粉丝市场供不应求。

郧阳红薯粉条产地范围为湖北省郧县梅铺镇、谭山镇、刘洞镇、南化塘镇、白浪镇、白桑关镇、茶店镇共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详情

郧阳桑蚕茧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郧阳特产 - 郧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鄂、豫、陕交界地带,地处汉江中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郧县人”所在地、恐龙龙蛋共存地、梅铺猿人遗址、沧浪之水所在地。郧县桑蚕产业历史悠久,1993版《郧县志》记载:1975年到1981年为郧阳桑蚕茧的高峰期。1990版《郧县农业特产志》记载:1986年,全县产郧阳桑蚕茧5.59吨。随着2006年国家“东桑西移”工程项目的实施,郧阳桑蚕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郧阳桑蚕茧色泽雪白;上车茧率高;茧丝长;解舒率高。郧阳桑蚕茧缫丝的生丝质地柔软,光润洁白,加工生产的“桑绿”牌蚕沙保健枕、蚕沙保健帽、蚕丝被打入省农博会、广交会参展,获得湖北省最佳农产品畅销奖,国内俏销,且受到韩国、加拿大及东南亚各国消费者青睐。

郧阳桑蚕茧质地柔软,光润洁白,加工生产的蚕丝被等产品俏销国内外市场。近年来,郧阳区农业局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资源,大力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打造精品名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使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郧阳桑蚕茧

种植(棉麻蚕桑)

地域范围

郧阳桑蚕茧产地范围为湖北省郧县所辖的城关镇、南化塘镇、刘洞镇、白浪镇、胡家营镇、鲍峡镇6个乡镇3…详情

郧阳酸浆面

郧阳特产 - 酸浆面是鄂西北重镇郧县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因其劲利爽口、面白味美、酸辣开胃而脍炙人口。夏天食之能祛油腻助消化、消暑开胃;冬天食时多调些辣子油、胡椒粉,能开胃祛寒、增强食欲。

酸浆面的烹食有一套传统的烹制方法。从清末至今,真正继承和发扬了正宗郧县酸浆面风味的仅有四家:一是宣统年间开业的高家酸浆面馆,二是民国时期的刘家酸浆面馆,三是解放后的张狗娃酸浆面馆,而今在鄂西北一代久负盛名的就是张师傅的徒弟彭记酸浆面馆。

其制作方法如下:

制浆:选用适量的小青菜(小白菜、雪里蕻为最好)、芹菜淘洗干净沥尽水,入沸水锅中焯水适度捞起,置一预先用开水洗净消过毒的大口瓦坛中;再把焯菜的水烧开,倒入适量事先调好的生面糊烧沸,舀入瓦坛中用净塑料布盖住坛口密封(第一次不要太多的水,多了则影响酸浆的质量),二至三天后即酸香扑鼻,就成了老浆。以后每次把坛中的老浆舀出,把坛洗净后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把焯好水的菜及焯菜的水舀置坛中再倒入老浆(千万不得沾生水,否则酸浆就会变质,就不能用了)盖好密封,就可得到源源不断的酸浆水。

和面:取上白面粉加入适量的精盐和食用碱拌匀,用温水和匀面团(要求冬天稍软、夏天略硬)…详情

责任编辑:内容一组;审核: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