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特产问答>

去宁都游玩哪些特产值得买?

十大赣州宁都县特产推荐

更新时间:2024/12/11

宁都黄鸡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宁都特产宁都黄鸡

宁都特产 - “宁都黄鸡”原称“宁都三黄鸡”,宁都黄鸡具有“三黄”(羽黄、胫黄、喙黄)、“五红”(冠红、髯红、脸红、耳叶红、眼圈红)等外貌特征。原产于江西省宁都县黄石、对坊等南部乡镇,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饲养历史。宁都县出版最早的志书——《宁都直隶州记土产记羽类》中有这样记载:“徐铉(宋会稽人,仕南唐,官至吏部尚书)曰:“州治及瑞(金)、石(城)产者,色不外红、白、黄、黑,重也不过四五斤,母鸡更小……贫民养鸡以为利者,乡村正复不少。”“宁都黄鸡”系我国特优质型黄羽肉鸡,2002年获“畜禽新品种证书”,2008年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9年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2010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2012年获中国驰名商标。

特定品质

为中国名优土鸡,全部实行林间牧养的无公害化生产,“三黄”(喙、羽、胫)、“五红”(冠、髯、脸、眼圈、耳叶)等特征,个体矮小、肉质鲜嫩。其蛋白质、总氨基酸及单位面积鸡纤维数量等指标均优于国内多个肉鸡品种。

文化典故

宁都黄鸡主产地是江西宁都及周边乡镇,以前有农户散养,没有形成规模。后来宁都县政府大力支持黄鸡产业,把黄鸡产业作为农业重点发展产业来发展,现在形成年产出栏10…详情

宁都粸

宁都特产 - 宁都有很多种用米做原料的食物,当地人称之为“”,有一些文人写成“糍”或者“米果”。我查了字典和一些资料,终于找到了一个读音和意思都和当地人的称呼一致的字——“粸”。“粸”是古代汉语中对一类以大米制成的食物的称呼,宁都人对“粸”这一称呼至今没有改变,我想也许可以佐证客家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宁都的粸,种类很多,一口气能说出十几种粸——糯粸、黄粸、灯盏糕、馍馍子粸、芋包子、薯包子、番薯粸、米冻粸、松糕粸、豆子糕、糖圆、油饼、卷心糕……

宁都的粸,主要原料是大米,也有专用面粉的。辅料有薯、番薯、芋子、豆子、南瓜等,也有用碱水的。做粸的原料要预先准备。年初,农夫农妇们就要筹划年底大概打多少糯粸、黄粸,来决定种多少糯谷、大禾子米(专门做黄粸的稻谷)。要是需要用专门的灌木烧成灰滤出的碱水,农夫农妇们要先上山寻找这种特别的灌木砍回家晾干。为了春夏能吃上薯包子、番薯粸、芋包子什么的,农夫们要在秋天将薯、番薯、芋子之类的放进窖里藏好。

宁都的粸种类多,做粸方法也不一样。打糯粸前要先把糯米蒸熟,再将糯饭倒到碓窝里,用专门的粸槌打成糊状即可。黄粸和糯粸的做法一样,只是在蒸之前,要将大禾子米在黄碱水里浸一段…详情

宁都空心菜

宁都特产 - 做客宁都或是在外地的宁都餐馆用餐,凉拌空心菜是一道不可缺的开胃菜,常常是上了一个吃完再追加,中午吃了,晚上接着吃。一个地道的宁都人,无论是耕作不休的农民,还是机关单位上班的工薪人员,不管是经常吃住在家,还是经常出入宾馆接待应酬,吃饭时都爱吃凉拌空心菜。宁都人远在外地工作回到家乡,点的第一道菜往往就是空心菜。吃过宁都凉拌空心菜的外地人,到了宁都或是在外地的宁都餐馆也往往首选这道菜。

空心菜又名蕹菜,并非宁都特有,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种植,但宁都人配制空心菜颇具匠心。

原料上乘是美味的源头。空心菜随处可见,宁都用来做菜的空心菜和外地的有区别。外地用来炒制的空心菜大都是那种菜苗向上生长、茎较粗大的可长成几十厘米的那种,宁都人称它为子蕹。在宁都很少选用这种做菜,这种空心菜茎大、叶大,吃起来没有那种脆脆的口感。宁都人一般都选那种匍匐在泥土上的空心菜,这种空心菜大都是匍匐在地面上如藤的菜茎上发出的新芽,一般只有几厘米长,宁都人称它为龙蕹或藤蕹。这种空心菜或许是由于紧贴泥土,显得格外鲜嫩清脆。

选菜选择那种最“土“的,做菜也是最原始的“土”办法。洗菜一根一根洗,切菜不用刀,用手指一节一节地掐,生…详情

责任编辑:内容一组;审核: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