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特产问答>

去江岸游玩哪些特产值得买?

十大武汉江岸区特产推荐

更新时间:2024/12/13

严氏烧麦

江岸特产 - 湖北烧麦的特色是重油,即用大量的猪油拌合糯米及肉末、香菇做烧麦的馅料,因此馅料中各种材料的比例以及烧麦皮的厚度都非常有讲究。武汉街头卖烧麦的小店很多,但好吃的不多,不是糯米太多,就是太油太腻,要不就是皮太厚,吃一口都是面,再咬一口还是面。严氏的烧麦却不是这样,和别家烧麦店都去菜市场买现成的烧麦皮不一样,严氏通常都是自己和面、擀皮,蒸出来的烧麦皮,薄而柔韧,半透明,几乎可以看见里面的馅料。馅料也是自己调配,和别家用机器绞碎的肉末不同,严氏烧麦用的是手切的肉丁、香菇丁,猪油的比例也放得恰倒好处,吃起来糯米润滑,时常还能吃到大个的肉丁和香菇丁,让人很有满足感。

严氏老字号烧麦最早是在汉口双洞门铁路边,记得以前每次经过那里都能看到店门口排了长长的队,即使晚上也不例外,随着严氏名气越来越大,也渐渐开始在汉口老城区的其它地方及汉阳都开了分店,图片里这家严氏老字号烧麦大兴路分店也是现在汉口老城里很有历史的一家老店了,记得我在那一带上班的时候,曾经隔一两天就去吃一次烧麦,但去的话一定要赶早,通常卖到中午11点左右就售完关门了,想吃,只能明天赶早。

严氏老字号烧麦除了卖蒸好的烧麦以外还卖自己店里做的速冻…详情

武汉铜锣

江岸特产 - 武汉铜锣简称“汉锣”,与奉锣、京锣、苏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锣。

武汉铜锣的特色一是音质纯正、发音宏亮、吃槌省力。二是锣的直径大。近几年出口国外的几面大锣,最大的一面直径达一百三十五厘米,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铜锣。当然,武汉铜锣厂也生产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铜锣,满足剧团、乐团和各方面的需要。

武汉锣厂生产的锣乐器,所以能名驰中外,就在于他们在继续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使锣乐器的生产工艺不断发展。“虎音锣”的诞生和发展,就是一例。这种锣解放前叫“大鼓锣”或“大片锣”,形如秤盘,音哑,没调门,配戏效果不好。一些剧团的乐师和演员希望制锣艺人们能为他们研制出一种发音宏亮,圆韵集中,能长调门的好锣。定音艺工高永运一次见到一面锣镗中心被压平了的锣,敲起来音响效果比没有压平的锣还好,于是他有意用定音锤的侧角,把另一面锣的底部砍出碗口大的一个平圆面,打起来音韵效果比较好。根据这个道理,高永运设计了一种新锣,送到上海几个剧团试打,反映很好。因为这种新锣发音宏亮似“虎哼”,很适合为黑头、花脸配戏,所以起名为“虎音锣”。为了使“虎音锣”更适合各专业剧团的需要,高永运广泛走访剧团,听取乐师们的意见,…详情

武汉面窝

江岸特产 - 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的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武汉)

面窝是武汉的一种名小吃。其实用“面”来修饰“窝”并不贴切,因为它的成分中没有面粉,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浆,还要加一定比例的黄豆浆,加葱花、细盐。炸时用的铁勺子,直径约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将那种合浆舀入面窝勺,在中间一刮,然后下锅,下凹处因面浆多,所以肥厚,炸成后像个圆圈圈,吃在嘴里,酥、脆、软三种感觉混合。技术好的早点师傅可以将面窝炸成“匡匡”——没有中间的焦脆部分,主要供老人食用;或者将中间焦脆部分炸的比例比较大,供喜欢焦脆的人食用。

面窝的历史和其他武汉过早一样其实不可考。一说为,始于清光绪年间。当时汉口汉正街集家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做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人们觉得很别致,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但实…详情

四季美小笼汤包

江岸特产 - 誉满武汉三镇的四季美汤包馆,座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四层楼的店铺,一、二、三楼有三个营业厅,共有三百多个座位,每天顾客满堂、座无虚席。有些慕名而来者,宁愿等一两个小时,也要尝一下四季美汤包的滋味。一九八0年春天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的儿子香港雅达旅运有限公司董事马浩中先生吃了汤包后连声称赞汤包风味不减当年.第二天又引董事长前来品尝.接着在香港影片《三笑》中饰演秋香的陈思思也慕名前来,品尝后赞不绝口。

四季美的汤包为何如此鲜美这与武汉的历史和风情有关。武汉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大商埠、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李白诗句)商旅云集,也带来各地饮食风味争芳斗艳。汤包原来是江苏一带著名小吃,武汉很早就有下讲馆子经营镇江汤包,而今具有武汉武汉地方特色的四季美汤包,则是四季美的老厨师们在镇江汤包传统做法基础上,按照武汉人口味不断改进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皮薄、汤多、馅嫩、味鲜的特点。老厨师汤包大王钟生楚等人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很多贡献。

四季美汤包馆,开办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老板田玉山,汉阳人,原来是个水果摊贩由于生意清淡,改营熟食。开张时,请了一个南京师傅,做猪油葱饼,后来增加了小笼汤包。当时…详情

责任编辑:内容一组;审核: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