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特产岳西茭白介绍
岳西茭白,安徽省岳西县特产,该县是中国最大的无公害高山茭白基地。由于岳西的高山茭白色白味嫩、品质优良,在南京、合肥、武汉等长三角地区很受欢迎。2011年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岳西茭白历史渊源
岳西茭白栽培历史悠久,深受上至达官显贵、文化名人,下至庶民百姓的推崇和钟爱,承载着极具地方特色的茭白文化,由此维系了岳西茭白的繁衍。
坐落岳西境内的司空山,以中国禅宗第一山而闻名于世。岳西县在农业普查时,曾在该山二祖石屋不远处发现成片岳西茭白。与之同时,在13世纪中后期的宋末为抗元而构筑的河山寨、飞旗寨、马元寨等古寨遗址中,均发现种植有岳西茭白。这些生物实证说明,岳西茭白种植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61年(北齐太宁元年)以前。
岳西茭白古时大多在临窗之池塘、水渠中栽种,赏之不乏吟唱之妙趣。故文人雅士常借茭抒怀。如与纪晓岚、赵文楷交好的岳西籍举人王大枢在他的诗作中就有“茭影飘飘,冰清玉洁,借尔几阵清风,消我许多炎热。”的绝唱。宋词人姜夔《念奴娇》中的“翠叶吹凉,玉容销雨,更洒菰蒲雨”的妙句在岳西曾广泛流传。
岳西茭白俗称“高瓜”。因“高”可引伸“高兴”、“高高在上”之意,加之茭白脆嫩洁白,故岳西人视茭白为瑞菜,把它当作和金针、薏仁一样珍贵的待客上品。南北朝著名诗人沈约“咏菰”诗写道“结根布洲者,垂叶满皋泽,匹彼露葵羹,可以留上客。”岳西县有以茭待客的习俗。
岳西茭白不仅是待客精菜,也是庶民百姓的时令节日蔬菜。如民谚“重阳节,打糍粑,吃高瓜。”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现象。在岳西还广传谜语:“像稻不是稻,叫瓜不是瓜,叶中包白笋,人人爱着它。”
岳西茭白品质特点
岳西茭白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以施农家肥为主的耕作方式,其产品个大、色白、脆嫩,口感极佳,入口有香甜味,是城市居民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岳西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之推行标准化生产,很少施用化肥和农药,岳西茭白产品全部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据有关机构检测分析,岳西茭白产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一般地区茭白产品。且产品7—9月集中上市,较好地填补了国内市场的伏缺和秋淡。
岳西茭白产地环境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部,皖西南边境。境内山清水秀,群峰逶迤、林壑幽深、雨水丰沛、气候宜人,且远离工业城市,无污染,是国家级生态保护示范县。全县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40万人口,24个乡镇,耕地面积15292公顷,其中山区丘陵面积达85%,海拔高度在600米-1200米的耕地面积达60%以上,是安徽省唯一的纯山区县。
岳西茭白生产基地分布在海拔600米—1000米的区域内,其田块大多为冷浸田。高寒山区的水田特别是冷浸田,种植水稻产量低,易青封,困扰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着山区广大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了充分利用好高寒山区的水田资源,在科技部门的不懈探索下,当地政府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岳西茭白。到2010年,岳西茭白年产值达1.5亿元,成为该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岳西茭白获得荣誉
2021年12月22日,入选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岳西茭白地理标志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岳西茭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岳西茭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2011年11月30日起实施保护。
岳西茭白产地范围为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石关乡、巍岭乡、主簿镇、姚河乡、头陀镇、黄尾镇、来榜镇、和平乡、青天乡、包家乡、河图镇、古坊乡、中关乡、菖蒲镇、田头乡、毛尖山乡1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岳西茭白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岳西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岳西茭白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一)品种。
单季茭选用大别山1号、大别山3号;双季茭选用大别山2号、大别山4号。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高度500m至1000m,土壤类型为水稻土,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黏土和黏质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2.0%,土壤pH值为5.4至6.5。
(三)栽培管理。
1.分株移栽。单季茭于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或次年3月栽植。栽植密度≤25500穴/公顷。双季茭于10月至11月栽植,栽植密度≤27000穴/公顷。
2.田间管理:每穴保留分蘖数,单季茭8至10根,双季茭10至12根。
3.水分:孕茭期用流动的山泉水灌溉,控制水层厚度不超过茭的白眼。
4.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施肥≥15000kg。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单季茭采收期为8月上旬至9月中旬;双季茭夏茭采收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秋茭采收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下旬。采收标准为:心叶短缩,叶鞘内茭肉明显膨大,紧裹的叶鞘即将裂开或刚裂开时为采收适期。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茭体粗细均匀,肉茭个大、饱满、色白光润、脆嫩,质地紧密,口味纯正。
2.理化指标:单季茭,肉茭长20cm至25cm,横径3.8cm至4.8cm,重130至190g。双季茭,肉茭长18cm至22cm,横径3.2cm至4.2cm,重85g至125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岳西茭白补充介绍
安徽岳西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高山茭白基地。2007年全县种植高山蔬菜7.4万亩,其中,高山茭白就有3万亩。由于岳西的高山茭白色白味嫩、品质优良,上市时又正逢江南茭白暑缺,所以在南京、合肥、武汉等长三角地区声名鹊起
安徽省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部,全县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境内群峰逶迤、林壑幽深、雨水丰沛、气候宜人,被列为国家生态保护示范县。
产品特点
利用高山冷浸田生产的“大别山”牌高山茭白具有无污染、无公害、反季节、肉质嫩、味鲜美等特点,富含糖类、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为茭白中的精品,产品7—9月集中上市,较好地填补了国内市场的伏缺和秋淡。
药用价值
安徽岳西茭白是我国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它同时也是中药药膳中常用的食材,因其味甘、淡、性凉,可以清热生津、利尿除湿、通大便,对酒糟鼻、高血压、大便秘结、产后缺乳均有疗效。
食用方法
以温水浸泡数小时后,即可作为常规菜料烹制。如果掺煨老鸡,排骨等,鲜美无比,尤其是当今火锅城最受欢迎的时菜之一。
耕作机械化
岳西县科技局为了提高高山茭白单产和品质,县里提倡年年翻插,以往靠人工作业,靠人工根本无法在季节内完成栽种。所以为了推动茭白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农机的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为充分调动农户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岳西县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并自筹资金进行农机补贴。2007年医疗,石关乡对购置大型旋耕机的彭金印等4人,每人给予3.6万元的补贴,对购置小型农机的每台补贴1000元。莲云乡莲塘村按“支部加协会”模式成立农机协会,将原先散养在各家的农机,统一到协会里搭配成套,组成耕、耙、播、收“一条龙”农机服务队,跨地区作业,实现农户与协会双赢。目前,全县成立农机协会57个,农机合作社3个。
据岳西县农机局负责人介绍,2008年,岳西县已经改变过去那种“老牛破车疙瘩套”的耕作,特别是茭白产业基本实现了“铁牛”当家,农机装备水平和机械化作业水平有了飞速提高。到目前为止,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6万千瓦,拖拉机4000台,机耕面积近16万亩,培训农机手1万余人次,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岳西茭白示范区
2008年,岳西“高山茭白”示范区已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入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
岳西县科技局一直致力于高山茭白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在基地创建、技术革新、产品质量监测、农业投入品控制上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制订了省级地方标准DB34/T637—2006(高山茭白)和DB34/T638—2006(高山茭白生产技术规程),并在工作中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将利用“高山茭白”示范区被列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的契机,发挥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优势,加大投入,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3333.33公顷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提高高山茭白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岳西茭白”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