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特产马店糯米介绍
马店糯米,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凤台县地处安徽省中北部,淮河中游,地势平缓,属黄淮海农业区。凤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2℃,适宜水稻生长。马店糯米,米粒一般呈细长型,乳白色,不透明,少许半透明,气味清香,饭米香醇,口感甜绵,稠腻滑润。马店糯米含糖量高,脂肪含量低,不含胆固醇,富含20余种氨基酸。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马店糯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马店糯米历史渊源
糯米在凤台县种植历史悠久,相传曾为淮南王御用“贡米”。据《山海经注》记载,北宋时,凤台县板埂湖大米(今保护区内)曾远运东京(开封)供奉皇室,被誉为“御米”。历史上曾流传着“板埂稻米香喷喷,一家煮饭香满庄。南北运销千百里,筵席佳品誉四方”的佳话,有“一家煮饭香四邻,十家煮饭香满庄”的赞誉。
马店糯米产品特点
糯米俗称元米、江米、酒米。性温、味甘。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1、B2、D、E等多种维生素,含糖量高,粘性大,营养丰富,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为强身营养佳品。
马店糯米,米粒一般呈细长型,乳白色,不透明,少许半透明,气味清香,饭米香醇,口感甜绵,稠腻滑润。马店糯米含糖量高,脂肪含量低,不含胆固醇,富含20余种氨基酸。
马店糯米产地环境
凤台县地处安徽省中北部,淮河中游,地势平缓,属黄淮海农业区。凤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2℃,水稻生长期间(5-9月份)光照充足,日平均气温24.8℃,≥10℃的积温3790℃,年平均降水量897.8毫米,平均风速2.3米/秒;土壤概况:保护区内土壤主要为沿淮水稻土,有机质含量高(1.2%以上),pH值为6.0-7.0,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马店糯米产品荣誉
2001年元月,马店糯米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
2004年,马店糯米被评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
2005年,马店糯米获得安徽省“放心米”称号,同时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
2006年,“马店糯米被安徽省农委授予安徽省著名农产品称号。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马店糯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马店糯米地理标志
马店糯米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凤台县朱马店镇、尚塘乡、钱庙乡、杨村乡、古店乡和顾桥镇等6个乡镇、8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5′00″-116°32′00″,北纬32°50′00″-32°57′00″。
特定生产方式
1.品种选用与种子质量
选用通过国家或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符合国家或地方优质米标准的品种(组合),要求生育期140-150天,米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竞争力。该县绿色食品糯稻选用适合该县生产水平的高产、优质、高抗品种作为当家品种,如中籼糯97-6等。种子实行精选、加工、包装,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符合GB4404.1-96水稻二级良种标准。
2.育秧
(1)育秧期:根据茬口和品种特性,育秧期5月1-15日。
(2)壮秧标准:秧龄30-35天,叶龄6-8叶,苗高20厘米以下,带蘖率80%以上,根系短、白、粗、多。
(3)育秧方式:肥床旱育、湿润育秧均可。
(4)培育壮秧措施:
肥床旱育:苗床选择、苗床培肥、整地做畦、浸种催芽、播种除草、苗床管理等。
苗床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菜园地或旱地做苗床,按苗床与大田面积1:20的比例确定苗床。
苗床培肥:苗床培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冬春深耕冻垡、晒垡,每667米施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以上,或腐熟秸杆300千克以上深翻均匀混合;播种15-20天前每667米施旱育壮秧剂50千克,耕翻使肥料均匀分布土层中,禁施草木灰和碳酸氢铵。
整地做畦:苗床要精耕细耙,土碎畦平,地头沟通畅。结合整地每667米用乐斯本200毫升或辛拌磷2.0-2.5千克毒土防治地下害虫,用70%敌克松1-1.5千克进行床土消毒;四月下旬开沟畦,做成畦面宽1.3-1.5米、沟宽33厘米、沟深20-25厘米的小高畦。
浸种催芽:浸种前晒种2-3天,除去秕粒、草籽。用1%生石灰水浸种2-3天。浸种时,石灰水面高出稻谷1-2厘米,浸种期间不可搅动水面薄膜,并要避免日光直射,浸种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催芽至90%种子露白。
播种除草:播种前苗床浇透水后播种。4月10日前后每667米播种40千克(60克/米)。播后用木板轻压,用无草籽过筛细土覆盖0.5-1厘米厚,把种子均匀盖严。每667米用20%旱秧灵100毫升喷雾封闭除草后,膜上覆盖薄膜保湿。均匀盖一层麦秸草。
苗床管理:齐苗前浇水保湿,齐苗后傍晚去掉盖草和薄膜,一叶一心期每667米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千克喷雾,促矮壮分蘖(施壮秧剂的除外);四叶前注意浇水,保持表土湿润,降雨可不盖棚;四叶后一般不浇水,叶片卷曲至清晨仍不能恢复时才补水,连阴雨时盖棚防雨,并及时排水,做到雨停沟干田爽;拔秧的当天浇一次水。
旱育秧以施底肥为主,一般不追肥。幼苗二叶一心期叶色偏淡,出现缺肥现象时,每667米用尿素5千克兑水250千克泼浇。移栽前5天用同样方法追送嫁肥。
湿润育秧:整地做畦、催芽播种、秧苗管理等。
整地做畦选择土质肥沃、松软、排灌方便,距离大田较近的田块做秧田,整地前每667米施优质有机肥1500千克左右,尿素10-15千克、磷肥40-50千克,施肥后干耕干整,做宽1.5米左右,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的高畦,播种前灌水整平,泥浆落谷。
催芽播种
按旱育秧方式浸种催芽,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时播种。每667米播种25-30千克,播种时按畦定量,分次播种,力求匀播;播后塌谷,用草木灰覆盖。
秧苗管理
立苗至3叶期前以湿润为主,遇大风、暴雨等特殊气候时,灌水层护芽,风雨过后及时排水晒芽;3叶后浅水勤灌促分蘖。二叶期每667米追施“断奶”肥尿素2-3千克,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促蘖;栽前3-5天每667米追施“送嫁”肥尿素3-5千克。
3.移栽
(1)移栽期:6月上中旬,力求早栽。
(2)移栽技术:推广宽行窄株,东西行向栽培。行穴距33厘米×13厘米,每667米1.5万穴左右,每穴4-5本,落地苗6-8万;浅栽2-3厘米,每隔3-4米留一宽40厘米通风走道。
4.施肥
肥料的施用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DB34/T208执行。该县绿色食品糯稻生产坚持稳促结合的施肥原则,以基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基肥与追肥结合;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迟效肥与速效肥兼用。基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千克以上,尿素15-2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
5.大田管理
(1)追肥:栽后5-7天施追分蘖肥,每667米尿素3-5千克。倒二叶露尖至剑叶露尖,亩追施尿素6-8千克、氯化钾10千克。穗期每667米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尿素500克进行叶面喷肥保健。
(2)灌水:水源为永幸河、茨淮新河的无污染水,大力推广浅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超前烤田的水分管理技术。每667米茎蘖数达13-15万左右时放水烤田;中期浅水灌溉,足水孕穗;抽穗后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收获前一周断水。
(3)除草:移栽后一周内,选用乙苄类除草剂防除稻田杂草。
(4)病虫防治:控制病虫危害安全使用农药的原则和要求、允许
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DB34/T208执行。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配合使用化学防治,不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虫的优质品种;合理布局,清除杂草,降低病虫源数量;采用健身栽培,培育无病虫壮苗。
生物、物理防治:一是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利用蛙类、蜘蛛、赤眼蜂治虫;二是以菌治虫,如用杀螟杆菌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等;三是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如用Bt防治纵螟、纹霉清防治纹枯病等;四是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虫害防治
稻蓟马:当秧田卷叶株率5%或百株虫量200头、大田卷叶株率15%或百株虫量250头时,每667米用18%杀虫双水剂250毫升或48%乐斯本50毫升加水30-40千克喷雾。
螟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每667米用18%杀虫双水剂250毫升、或BT水剂250毫升、或5%锐劲特悬浮剂3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最多使用1次,施药离水稻收获前20天以上。
稻飞虱:百丛有若虫1000头时,每667米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0-30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克加水50-60千克喷雾。最多使用1次,施用至少距水稻收获前20天。采取以挑治方法为主。
病害防治
纹枯病:当分蘖末期穴发病率达10%,拨节至孕穗期穴发病率达15%时,667米用12.5%纹霉清水剂15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稻瘟病:当植株倒三叶发病率达0.2%,或倒二叶发病率达0.1%,或剑叶叶枕发病率在1%的田块,是药剂重点防治田,可用7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加水50-60千克喷雾。最多用1次。施用应距收获前至少30天。
谷粒黑粉病、云形病:抽穗扬花期每667米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加水50-60千克喷雾.施用应距收获前至少30天。
6.收获贮藏
(1)收获:水稻黄熟期(稻谷成熟度达85-90%)收获。为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或人工收割,脱粒机脱粒。脱下的稻谷选用土场进行薄晒,禁止置于沥青或水泥晒场曝晒,以免导致污染和品质下降。
(2)贮藏:稻谷含水量籼糯稻达13.5%以下、粳糯稻达14.5%以下时入仓储藏。储藏的仓库要先消毒、除虫、灭鼠,不允许与其它物质混存。入库后要经常检查湿度和虫鼠霉变的情况。
7、加工
工艺流程如下:
原粮→初清筛→磁选器→计量秤→振动筛→去石机→磁选器→砻谷机→重力谷糙机→糙米整理筛→去石机→磁选器→头道米机→二道米机→三道米机→抛光机→白米分级筛→精选机→色选机→配米→计量秤→磁选器→打包机→成品米。
(1)原粮由下粮坑经提升机提升至初清筛清除大杂、轻杂,初清后的稻谷经磁选器到计量秤,由计量秤进入毛谷缓冲仓。
(2)毛谷缓冲仓中储存的稻谷由提升机提升至振动筛进一步去除大、小轻杂,去杂后的稻谷由吸式比重去石机和磁选器除去并肩石及金属杂质,再进入净谷仓。整个清理工序清杂能力强,清理效果好,为保证大米的纯度提供了保障。
(3)清理后的净谷入砻谷机脱壳。砻谷机选用部优名牌产品毫升36型胶辊咯个估计,质量好,脱壳率稳定,动耗小。脱壳后的糙、谷、糠混合物经吸风分离器分离后,稻壳直接送入稻壳房打包或加工粗混饲料。谷糙分离采用重力谷糙分离机,分出的净糙米整理筛除去糙碎和不完善粒,既有利提高碾米机的碾白效果,也有利于米糠的综合利用。糙米去石机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去除并肩石和残糠,同时还能以外购的糙米为原料由此处开始进行碾米。
(4)碾米采用“两砂一铁”多机轻碾先进工艺,生产标一米采用两道碾白,生产高等级米采用三道碾白,碾白后的白米经抛光机(也可不经抛光机)到白米分级筛筛除碎米后计量打包。
(5)精洁米的生产由三道米机碾白后进入抛光程序,抛光后的精洁米由白米分级筛去除碎米,由精选机按粒形分级。由色选机剔除异色粒,经计量后作精制米打包。
(6)流程中设有配米工序,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按粒形、粒度和粒质配置各种混合米。配米工序设有配米仓,流量控制器,以保证配米准确,混合均匀。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保护区四周距医院和主要铁路、公路干线等有明显污染源地域5千米以上,空气质量达GB3095-1996标准,农田灌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标准要求。保护区糯稻生产地理环境优势得天独厚。
标志使用规定
马店糯米地域范围内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马店糯米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的凤台县平丰糯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1、分级:根据米质、加工技术、感官指标,马店糯米分为一级米、二级米和配置米。
2、包装:一级米打包、二级米打包和配置米打包,打包点根据需要均可进行大包装或小包装。
3、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马店糯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马店糯米补充介绍
糯米在凤台县种植历史悠久,相传曾为淮南王御用“贡米”。 据《山海经注》记载,北宋时,凤台县板埂湖大米(今保护区内)曾远运东京(开封)供奉皇室,被誉为“御米”。历史上曾流传着“板埂稻米香喷喷,一家煮饭香满庄。南北运销千百里,筵席佳品誉四方”的佳话;而今仍有“一家煮饭香四邻,十家煮饭香满庄”的赞誉。
朱马店镇糯米,具有含糖量高、粘度大、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之特点,口感纯正、营养丰富,是精米中的上品,同时也是制作糕点、汤园及酿酒等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2011年,朱马店镇糯米成功申报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特别是“银凤”牌糯米,2001年元月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2004年被评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2005年获得安徽省“放心米”称号,同时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2006年,“银凤”牌糯米被省农委授予安徽省著名农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全国13个省市。
凤台县朱马店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造就了“银凤”牌绿色糯米、马店羊肉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银凤”牌绿色糯米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糯米品牌,共拥有绿色糯稻生产基地25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4万亩,2005年3月被省质监局认定为农业产业化标准示范区,6月“银凤”牌商标被评为淮南市著名商标。
朱马店镇利用自然环境优势种植糯稻,并扶持发展了凤县米王粮贸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公司+农户”的产、加、销“一条龙”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2001年和2002年,公司被淮南市政府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糯米获省乡镇企业优质产品称号。
为了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镇里扶持公司申请注册了“银凤”糯米商标,并向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申报绿色食品。2001年,“银凤”牌糯米各项理化指标顺利通过鉴定,获得绿色食品专用标志使用权,该镇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糯稻生产基地。“银凤”牌糯米销售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天津、新疆、内蒙等地。
近年来,凤台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成了以朱马店镇为核心的15万亩国家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走“公司+基地+示范区+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每年带动基地示范片4.2万农户增收3000万元以上。朱马店糯米远销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近日,凤台县朱马店糯米成功申报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朱马店糯米地理标志覆盖范围包括朱马店、尚塘、钱庙、杨村、古店和顾桥等6个乡镇,面积达20万亩。此次申报成功对提高凤台县农产品知名度、提升农产品产值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地域范围
马店糯米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朱马店镇、尚塘乡、钱庙乡、杨村乡、古店乡和顾桥镇等6个乡镇、82个行政村,东经116°25 ”至116°32”,北纬32°50”至32°57”,总面积20万亩,年产量7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糯米俗称元米、江米、酒米。性温、味甘。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1、B2、D、E等多种维生素,含糖量高,粘性大,营养丰富,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为强身营养佳品。 1、马店糯米感官特征:米粒一般呈细长型,乳白色,不透明,少许半透明,气味清香,饭米香醇,口感甜绵,稠腻滑润。 2、独特内含成分:马店糯米含糖量高,脂肪含量低,不含胆固醇,富含20余种氨基酸。 3、保护区四周距医院和主要铁路、公路干线等有明显污染源地域5km以上,空气质量达GB3095—1996标准,农田灌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标准要求。保护区糯稻生产地理环境优势得天独厚。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马店糯米”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