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特产问答>

去聊城游玩哪些特产值得买?

十大山东聊城市特产推荐

更新时间:2024/12/23

丁马甲鱼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聊城特产丁马甲鱼

聊城特产 - 丁马甲鱼,又名“黄运甲鱼”,山东省临清市魏湾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原产于该镇丁马村的马家湖而得名。该地甲鱼养殖历史悠久,所产丁马甲鱼个大裙肥、肉细味美,是中国水产品第一个绿色食品,有相当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据《诗经·鲁颂·閟宫》记载,中华鳖之文化始于山东。又据《清平县志》(清平县1956年建制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临清县和高唐县。)记载:公元前53世纪时(战国时期)赵简子就开始人工养殖甲鱼,以壮雄师;原清平县丁马村西北有一湖,叫马家湖,这里绿树成荫,碧波荡漾,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盛产甲鱼。公元923年942年,后唐皇帝李嗣源、后晋皇帝石敬瑭先后曾在此驻扎17年,屯兵万余,曾时军中瘟疫肆虐,嗣源百般焦急。百姓告知食鳖可防治瘟疫,遂捉而食之,疫情迅解,李嗣源赞誉马家湖丁马甲鱼为“圣鳖”。《清平县志》还记载了马家湖为明清宫内养殖特供御品丁马甲鱼的历史。清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都要御临原清平县清阳驿馆(临清魏湾),一赏马家湖烟雨,二品丁马甲鱼美味。并题字:“黄运甲鱼甲天下,天下烹饪看客家”。”因此,“丁马甲鱼”又叫“黄运甲鱼”更名动天下。

丁马甲鱼生态养殖科普示范基地先后荣获“…详情

冠县鸭梨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聊城特产 - 冠县鸭梨原为堂邑县传统梨类中佳品之一,已有500年的栽植历史。兰沃一带产量高、质量佳,素有“鸭梨之乡”的称誉。鸭梨,因其梨梗基部突起似鸭头状故名。此梨外型美观,初摘成熟果面呈黄绿色,贮藏后通体金黄,个大核小,皮薄多汁,酸甜适中,香味浓厚,甜脆可口,制作罐头和饮料亦佳。建国以来,鸭梨发展成为冠县梨树中的主要树种,并先后销售省内外和东南一带国家,深受消费者欢迎

地域范围

冠县鸭梨产于聊城市冠县行政所辖区域内,覆盖冠县境内兰沃乡、清水镇、甘官屯乡、辛集乡4个乡镇,共52个行政村。西至兰沃乡曲屯村,东至辛集乡刘八寨村,北至清水镇刘屯村,南至兰沃乡大曲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1~11539,北纬3633~3637,海拔为29.535米之间。地域保护总面积7003公顷,年总产量3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特征:冠县鸭梨果实外观金黄色(套袋栽培呈乳白色),皮薄肉脆汁多,石细胞少,脆甜可口,汁多,个大核小,有香气,食后清爽。果面洁净光滑,果形端正,鸭梨因果梗基部膨大,果梗与果肩结合部似鸭头状而得名。2、内在特征:冠县鸭梨果实色鲜肉嫩质细且脆,一般单果重180至280,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机…详情

东阿黑毛驴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聊城特产 - 东阿黑毛驴是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的特产。黑毛驴全身都是宝,不仅吃料少于其他牲畜,还不得疫病,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特别高,很适合农户养殖。东阿黑毛驴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作为国家发改委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东阿阿胶于2012年9月投资4.5亿元启动建设了国家黑毛驴繁殖中心,是国内唯一的黑毛驴良种繁育中心,同时也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

早在10月份,国家黑毛驴繁殖示范村建设在东阿县铜城街道芦庄村启动,天龙富民养驴专业合作社王道荣等4户农民得到了东阿阿胶发放的50头种母驴,总价值约50万元。50头种母驴产权属于东阿阿胶,所生驴驹产权和收益均属于农户。同时,我们从饲料、繁育、饲养和技术等方面,解决养驴过程中的难题。通过示范村项目的推进和扩大,3至5年时间,东阿县黑毛驴种业规模有望达到1万头,逐步辐射带动聊城农民养驴致富。

2014年,东阿县畜牧站申报的“东阿黑毛驴”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东阿黑毛驴分布在东阿县所辖铜城街道办事处、新城街道办事处、姜楼镇、刘集镇、鱼山镇、大桥镇、牛角店镇、姚寨镇、高集镇、陈集乡8…详情

东阿鱼山大米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聊城特产 - 东阿鱼山大米

鱼山为泰山西来余脉,是聊城市辖区内著名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紧临黄河,山下沃野,一望无际,水力资源丰富,土地平阔肥沃,生态环境优良,周围二十公里无污染工业,是生产优质无公害稻米和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绝佳之地。鱼山不仅因曹植墓而闻名于世,鱼山的地下水品质优良,为优质天然矿泉水。著名矿泉水产品“鱼山泉”水厂坐落在鱼山脚下。地下水中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用这种地下水灌溉产出的大米口感好、香气浓、营养价值高。鱼山大米有悠久的历史,自汉代以来,这里的大米就远近闻名。鱼山周边汉墓及曹植墓中就曾挖掘出稻谷及盛稻谷的器具。鱼山稻米香,传说更美丽。鱼山大米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就有东阿王曹植的八斗贡米,以及鱼姑在大灾之年救助百姓的“鱼姑米”。上世纪60年代,地、县宣传部门根据鱼山种植优质稻米喜获丰收的情况制成幻灯片,名为《鱼山脚下稻谷香》,并将土著香米品种定名为鱼山香米,在聊城地区各县、公社宣传播放。改革开放后,鱼山一带的南桥、鱼中等村队所产大米闻名遐迩,但是由于种植水稻作业较为繁重,种植面积一直较小。2000至2006年,经过聊城大学专家对当地土著香米资源进行提纯复壮,将之定名为鱼…详情

许营西瓜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聊城特产 - 许营西瓜是山东省聊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许营镇的特产。许营西瓜凭着个大皮薄、质脆瓤红、糖度高的品质远销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全国各地。许营西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许营镇由于土壤含矿物质丰富,适于西瓜生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种植西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西瓜个大、皮薄、质脆、瓤红、糖度高深受各地消费者的欢迎。

许营镇从1996年开始种西瓜,十几年间规模不断壮大,如今全镇大棚西瓜种植达2.3万亩,利用西瓜大棚套种和接茬种植蔬菜达1万亩,特优品种种植达1300亩,成为鲁西地区西瓜种植面积最大、交易市场最大、成熟期最早的西瓜种植基地,形成了带动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支撑许营发展的主导产业。

聊城高新区科学引导许营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操作中,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栽培方案、统一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无公害西瓜生产操作规范”执行,积极实现由传统种植模式向绿色无害化种植方向转变。户与户之间签订“五户联保”责任书,切实保证不施用高残留化肥、禁用高毒农药、有污染水源、不腐熟的农家肥等。

2014年,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许营镇绿色农产品协会申报的“许…详情

责任编辑:内容一组;审核: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