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特产鼠曲稞介绍
以鼠麴草为主料的糕点
鼠麴粿是以鼠麴草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一道糕点。
鼠麴粿起源发展
在中国清明其意义非凡,清明粿作为清明节的重要食俗与节日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清明粿最初是寒食,是中国南部、中东部汉族特色小吃。人们又称之“清明粑”(江西)、“清明馍馍”、“清明蒿子粑”等。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清明粿被人称作清明团子,艾米果。福建省和广东省小部分地区,江西、湖南、安徽部分地区均有制作食用清明粿的习俗。
台湾、福建、广东的汕尾海陆丰、潮汕地区的清明粿是用鼠麴草做的,叫鼠麴粿。
鼠麴草又名鼠耳草、佛耳草,散长于田间地头,因其叶有“白茸如鼠耳之毛”而得名,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又可和米粉食也”。
鼠曲稞补充介绍
“鼠曲稞”即清明稞。是武夷山人精工细作而成的绝妙点心。在清明前,采摘鲜嫩的鼠曲草捣烂,取用草汁和入米浆,蒸熟,包上香菇、笋丝、肉丝、腌菜等制成的馅,做成绿色的大饺子。农村还有不包馅做成砖块大小的粿。特点是保存时间长。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鼠曲稞”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