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特产锥栗介绍
锥栗(Castanea henryi (Skam) Rehd. et Wils.) 壳斗科。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叶互生,卵状披针形,长8-17厘米,宽2-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圆形,叶缘锯齿具芒尖。雄花序生小枝下部叶腋,雌花序生小枝上部叶腋。壳斗球形,带刺直径2-3.5厘米;坚果单生于壳斗,卵圆形。花期5-7月,果期9-10月。
广布于秦岭南坡以南、五岭以北各地,但台湾及海南不产。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丘陵与山地,常见于落叶或常绿的混交林中。锥栗是中国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果实可制成栗粉或罐头。木材可供枕木、建筑等用。
锥栗形态特征
高达30米的大乔木,胸径1.5米,冬芽长约5毫米,小枝暗紫褐色,托叶长8-14毫米。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0-23厘米,宽3-7厘米,顶部长渐尖至尾状长尖,新生叶的基部狭楔尖,两侧对称,成长叶的基部圆或宽楔形,一侧偏斜,叶缘的裂齿有长2-4毫米的线状长尖,叶背无毛,但嫩叶有黄色鳞腺且在叶脉两侧有疏长毛;开花期的叶柄长1-1.5厘米,结果时延长至2.5厘米。
雄花序长5-16厘米,花簇有花1-3(-5)朵;每壳斗有雌花1(偶有2或3)朵,仅1花(稀2或3)发育结实,花柱无毛,稀在下部有疏毛。成熟壳斗近圆球形,连刺径2.5-4.5厘米,刺或密或稍疏生,长4-10毫米;坚果长15-12毫米,宽10-15毫米,顶部有伏毛。花期5-7月,果期9-10月。
锥栗主要价值
锥栗是中国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果实可制成栗粉或罐头。木材坚实,可供枕木、建筑等用。壳斗木材和树皮含大量鞣质,可提制栲胶。锥栗材质坚实,耐水湿,又是枕木、建筑、造船、家具的速生优质用材经济树种。
该种是高大乔木,树干挺直,生长迅速,属优良速生树种。在福建某些地方,已成片栽种,并选出了一些优良品种,其果比野生树的大且多。
《本草纲目》记载,锥栗有补肾益气,治腰脚不遂、内寒腹泻、活血化瘀等作用。
叶、壳斗:苦、涩,平。用于湿热,泄泻。种子:甘,平。用于肾虚,痿弱,消瘦。
锥栗补充介绍
锥栗又名榛子、毛榛、栗子、珍珠果。果实底圆顶尖,形如锥,因而得名。果形美观,色泽鲜艳,种仁肥厚,甜美适口,营养丰富。除含有人体所须的维生素、抗坏血酸和胡萝卜素外,还含有8.3%的蛋白质、72.5%的淀粉和4.3%的脂肪,既是果品,又是木本粮食。建阳种植锥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主要品种有白露子、油榛、黄榛和乌壳长芝
( 建阳)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锥栗”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