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特产水晶球介绍
水晶球是用天然水晶柱加工而成的一种透明的球型物品。
水晶球的加工制造过程不易。一个球的诞生须耗掉比它重量重多出4-6倍的材料,而且在磨圆时,风险很大,往往容易迸裂而前功尽弃。
水晶球历史介绍
凯尔特人史前部落,已知存在于英国公元前2000年,由叫作德鲁伊的宗教人员统治,德鲁伊是已知最早期使用水晶球进行占卜的人。有趣的是,德鲁伊宗教类似于英国早期的巨石阵宗教,因此他们可能就是第一批将水晶用作占卜的人。
后来,在中世纪期间(公元500年–1500年)的欧洲中部,seers,巫术师,psychics,罗马人,算命者和占卜者也使用其他类型的水晶“看见”过去,如今或者未来。由于其透明性,被称作自然宝石的铍铝硅酸盐(绿柱石),往往被用于占卜。苏格兰高地的居民称这是"石头的力量".虽然早期的水晶球由绿柱石制成,但后来他们被无色水晶,一种更加透明的岩石所代替。
水晶球种类介绍
仿制品:
多为树脂材质
天然品:
按水晶内部状态分:钛晶或发晶
按颜色分:黄水晶/紫黄晶
详见词条:水晶
水晶球补充介绍
水晶球是增城名贵品种之一。荔城镇槎冈村有一株450龄的老树。清宣统《增城县志》载:“槎冈水昌球一种亦美,量不减挂绿”。八十年代初,小楼镇九益大队一私人果园由槎冈老树取枝条繁植了一批水晶球小树很有希望,其如三江镇、福和镇、荔城镇、沙埔镇、中新等均有小量栽种。水晶球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果近心形,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8克;果皮薄,淡红带黄,龟裂片大而稍凸,裂纹浅,缝合线不明显;果肩微耸、果肉透明乳白色,肉质特别爽脆,味清甜带微香,可食率833%,含可溶性固形物185%-215%,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242.2毫克,酸012克,大部分小核,平均重063克。3月下旬开花,6月下旬果熟。肉质爽脆、清甜,核小、品质甚优,座果率高、丰产。很有推广价值。( 增城)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水晶球”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