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特产红背菜介绍
红凤菜(Gynura bicolor DC.),中国传统的山野菜,别名红菜、补血菜(台湾)、木耳菜、血皮菜等。为菊科、菊三七属植物,其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食用。
然而,红凤菜中含有一中叫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物质,具有肝毒性,含量和它的致毒剂量尚不明确。
红凤菜形态特征
红凤菜,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柔软,基部稍木质,上部有伞房状分枝,干时有条棱。叶具柄或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5~4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楔状渐狭成具翅的叶柄,或近无柄而多少扩大,但不形成叶耳。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齿或小尖齿,稀近基部羽状浅裂,侧脉7~9对,弧状上弯,上面绿色,下面干时变紫色,两面无毛;上部和分枝上的叶小,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具短柄或近无柄。
头状花序多数直径10毫米,在茎、枝端排列成疏伞房状;花序梗细,长3~4厘米,有1~2(3)丝状苞片。总苞狭钟状,长11~15毫米,宽8-10毫米,基部有7~9个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约13个,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11~15毫米,宽0.9~1.5(2)毫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干膜质,背面具3条明显的肋,无毛。小花橙黄色至红色,花冠明显伸出总苞,长13~15毫米,管部细,长10~12毫米;裂片卵状三角形;花药基部圆形,或稍尖;花柱分枝钻形,被乳头状毛。
瘦果圆柱形,淡褐色,长约4毫米,具10~15肋,无毛;冠毛丰富,白色,绢毛状,易脱落。花果期5~10月。
红凤菜药用价值
【营养成分】百克干物质中含:钙1.443g;磷0.17~0.3g;钾2.83~4.63g;镁0.92~1.06g;铜39.7ppm;铁129~209ppm;锌26~75ppm;锰47~148ppm;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也较高。
【化学成分】含花色苷(anthocyanin)
【药性】味辛、甘、性凉。清热凉血,活血、止血、解毒消肿。
【药用】主治咳血、崩漏、外伤出血、痛经、痢疾、疮疡毒、跌打损伤、溃疡久不收敛。根茎止渴、解暑。叶健胃镇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鲜品30~90g。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红背菜补充介绍
南昆山上有一种野菜,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叶子的底面是绿色,背面是紫红色,称为“红背菜”。它有助于降血脂,助消化,化肠气。是一年四季可品尝的野菜。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红背菜”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