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特产菩米介绍
菩米,也称熟米。“熟米”一词是后来起的学名,是相对于生米(稻谷未经熟制直接碾成的米)来说的。相传其制法是菩萨所赐,故客家人把此米称之为“菩米”。写法不一,常见的有“菩米”、“烳米”、“蒲米”、“符米”,也有写作“炰米”。属于主食类的大米,是稻谷经熟制晒干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菩米对应的谷叫“菩谷”,即“熟谷”。是五华特产之一。其他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也有一定的人制作吃用。常用来煲粥、“炒米橙”(客家人的传统爆米花)。盛产于广东省五华县。
菩米性质特征
菩米,比普通生米略显粗大,黄白色,半透明,水洗后更具晶莹剔透,质地坚韧,不易断粒,米气芳香。比普通生米稍微易受潮一点,密封保存才能存久。经常食用的和生米一样通风、干燥、阴凉即可。
菩谷谷壳比生谷谷壳易碾去,加上菩米比普通生米粗,且质地坚韧不易断粒,固从体积上看菩谷比一般稻谷的出米率高。
菩米膳食功效
菩米煮时可稀可干。煮稀饭时味更佳。煮粥或煮饭与生米相比,方法相同,放水量稍多一点。菩米可单独煮粥,也可按适合自己口味的比例将菩米、生米混合煮粥,还可煮萝卜粥、赤豆粥,鸡肉粥、猪骨粥、牛肉粥、鱼肉粥、鱿鱼粥等荤素粥。菩米粥有保健功效。
1.健脾胃祛寒湿。菩米性温。胃气差的人食用生米粥会胃寒,而选食菩米粥侧不会出现这中现象。
2.减肥。稻谷经熟制得来的菩米比生米较有韧性,固食用菩米粥比生米粥更耐饱。
3.抑制血糖升高。菩米在制作过程中去掉了一部分糖分,吃菩米具有抑制血糖升高功效。
4.清润肠胃。过节大鱼大肉后的广东人常有喝粥来清理肠胃的习惯。菩米比生米粗糙一点,因此菩米粥更具有清润肠胃的功效。
5.消食开胃,解渴消暑。菩米煮作稀饭时水饭分明,气味醇香,味清可口,清中带甜,甜而不腻。能使人解渴消暑,食欲大增,肠胃舒适。夏天,客家人聚居的地方都有煲菩米粥习惯。开胃,解渴,解饥一举三得。若与肉类同煮还能化油解腻,鲜而不油。放些姜、葱、蒜等佐料,风味更独特,是个美味佳粥,令人百吃不厌。
菩米补充介绍
菩米特点简介
本品为客家传统特产——俗称熟米。它是客家闽南粤祖先南迁时为了防止沿海水土不服而用传统工艺、经过六道深加工精制而成。相传是菩萨所赐良方,故称“菩米”。
本品具有温性滋补、益脾暖胃、润肠祛湿,减肥保健、降血糖等天然无污染的特点,是家庭、酒家膳食之上等食粮。
本品米质坚韧、呈黄白色、半透明度、不易断粒,香味独特,宜干宜稀,含水份少,是现代送礼的高贵绿色食品。
菩米膳食说明书
将 500 克菩米配 2500 克水煮开后,放放盐、猪骨或鸡肉等肉骨类食品,煮 30 分钟后放入自己喜欢的调味(如姜丝等)即可食用,味佳。(稀饭)
将 500 克菩米配 2500 克水煮熟后即可食用(可解肥腻),用天然山泉水烹煮效果更佳。(稀饭)
将 500 克菩米配 900 克左右水煲好即可食用,用天然山泉水烹煮效果更佳。(干饭)
用电饭煲、微波炉烹煮本品,方法与烹煮普通大米相同。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菩米”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