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特产

涠洲黄牛

涠洲黄牛特产照片

海城特产涠洲黄牛介绍

涠洲黄牛属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特产

涠洲黄牛,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涠洲黄牛产区内全年无霜,年均气温22.9℃,日照2283.9小时,降雨量1299毫米,人均水量为全国的1.3倍,地下水pH值5.54,符合人畜饮用水标准,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涠洲黄牛,体型中等,体躯各部位协调匀称,全身被毛短而细密,有光泽。毛色分为黄、棕、黑三种。腹部、股下和四肢下部颜色逐渐变淡。涠洲黄牛肉质细嫩而有弹性,颜色浅红色,味清甜,无腥味。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涠洲黄牛”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涠洲黄牛历史渊源

涠洲黄牛的形成与该岛的自然条件和人民长期的选育有着密切关系。涠洲岛开发始于一百多年前,居民多从雷州半岛和合浦县移入,耕牛也随着移民带入该岛,涠洲黄牛是来源于雷州半岛及合浦县一带,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

1987年,涠洲黄牛列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

2010年,涠洲黄牛列入《广西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涠洲黄牛产品特点

涠洲黄牛品质特性

涠洲黄牛,体型中等,体躯各部位协调匀称,全身被毛短而细密,有光泽。毛色分为黄、棕、黑三种。腹部、股下和四肢下部颜色逐渐变淡。鼻镜多为黑褐色,少数肉色。耳平伸、端尖、壳薄。角基粗圆,多呈倒八字角,角色多为黑褐色,也有蜡色。肉垂发达。尾长到后管下段,尾扫较大,呈黑色。公牛肩峰明显。母牛头颈清秀,乳头黑色或棕黄色。瘤胃中存在可降解含羞草素及其代谢产物DHP的细菌,牛只采食银合欢后不发生中毒。

涠洲黄牛营养价值

涠洲黄牛肉质细嫩而有弹性,颜色浅红色,味清甜,无腥味。内在品质指标:牛肉蛋白质:21.9%,脂肪:0.68%,水分:76.2%,灰分:1.08%,氨基酸总量:18.43%,热量:400.4千焦/100克。

涠洲黄牛产地环境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陲、北部湾东北岸,南北西三面环海。陆地地势平坦,从北向南倾,东北、西北为丘陵,南部沿海为台地和平原,南流江下游为冲积平原,土壤表土多属红壤性沙质土。

涠洲黄牛产区全年无霜,年均气温22.9℃,日照2283.9小时,降雨量1299毫米,人均水量为全国的1.3倍,地下水pH值5.54,符合人畜饮用水标准,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

涠洲黄牛产品荣誉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涠洲黄牛”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涠洲黄牛地理标志

涠洲黄牛地域保护范围

涠洲黄牛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广西北海市的涠洲和斜阳两岛,北海市一县三区各乡镇均有分布。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0′00″-109°47′00″,北纬20°26′00″-21°55′00″。

涠洲黄牛质量技术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生产区域的环境质量必须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2008)。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采取自然交配、个体选择、纯种繁殖和保种选育的生产方式,建立涠洲黄牛优良种牛核心群和保种区,种牛的品种纯度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定应符合《涠洲黄牛》(DB45/T344-2006)规定,即种公牛为二级以上,种母牛为三级以上。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

①饲养方式: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自然放牧、半放牧半舍饲和完全舍饲圈养等方式。自然放牧采食纯天然牧草,舍饲饲喂本地农作物及其产品或种植的优良牧草,适当补喂混合精饲料。

②种牛饲养管理:种公牛配种期应加强运动,延长放牧时间,增加饲喂精饲料,保证精液品质优良。种母牛妊娠中后期需要添加营养,同时适当放牧。

③饮水条件:水源以地头水柜、水井为主,清洁卫生,符合饮用水标准条件。

④牛舍建设: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质干燥的地方建造。牛舍为木或砖瓦结构,每头牛占舍内面积5平方米-6平方米。

⑤疫病防治:按免疫程序进行口蹄疫、牛出败等防疫注射;实行早春、夏秋驱虫;加强牛常见病的防治。

生产过程所用药品必需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批准文号。饲料、药品使用符合《NY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和《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4)产品收获的规定

①涠洲黄牛屠宰,需经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检疫按照动物检疫规程进行。

②涠洲黄牛30月龄即可屠宰,屠宰体重:30月龄公牛250千克以上、母牛210千克以上;屠宰率52.8%以上,净肉率42.8%以上。

(5)生产记录:对养殖户或养殖场所有牛应准确、完整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购入、配种、产犊、增重、饲料消耗记录,种用管理记录,饲料、饲草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记录,疫病防治记录,出栏销售记录等。记录保留2年以上。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符合《NY5034-2005无公害食品畜禽肉及畜禽副产品》、《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T5038-2006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标准的安全要求。

涠洲黄牛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范围内的涠洲黄牛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涠洲黄牛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

涠洲黄牛补充介绍

  涠洲黄牛是广西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之一, 在广西北海养殖涠洲黄牛历史悠久。涠洲黄牛被毛分黄、棕、黑三种。头长短适中,额平,角基粗圆,角呈八字。颈粗短而肉垂发达。涠洲黄牛原产于广西北海市的涠洲和斜阳两岛。涠洲黄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形态特征

  被毛分黄、棕、黑三种。头长短适中,额平,角基粗圆,角呈八字。颈粗短而肉垂发达。公牛肩峰明显,平均高为12.4厘米,胸深而宽,背腰平直,尻部倾斜,四肢粗壮,肌肉发达。母牛乳房结构匀称,四肢矮细。成年公牛体高为115厘米,母牛为100厘米,公牛体重为280千克,母牛为200千克。公牛屠宰率为56.9%,骨肉比1:5。眼肌面积为74.5平方厘米。母牛1.5~2岁初配,繁殖率为76.2%

  地域范围

  涠洲黄牛的中心产区是广西北海市的涠洲和斜阳两岛,北海市一县三区各乡镇均有分布。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0′~109°47′,北纬20°26′~21°55′。保护面积3337平方公里,其中涠洲24.74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79.6米,斜阳岛1.89平方公里。年饲养量2.6万余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体型中等,体躯各部位协调匀称,全身被毛短而细密,有光泽。 毛色分为黄、棕、黑三种。腹部、股下和四肢下部颜色逐渐变淡。鼻 镜多为黑褐色,少数肉色。耳平伸、端尖、壳薄。角基粗圆,多呈倒八字角,角色多为黑褐色,也有蜡色。肉垂发达。尾长到后管下段,尾扫较大,呈黑色。公牛肩峰明显。母牛头颈清秀,0黑色或棕黄色。 瘤胃中存在可降解含羞草素及其代谢产物DHP的细菌,牛只采食银合欢后不发生中毒。 (2)内在品质指标 涠洲黄牛肉质细嫩而有弹性,颜色浅红色,味清甜,无腥味。 内在品质指标:牛肉蛋白质:21.9%,脂肪:0.68%,水分:76.2%,灰分:1.08%,氨基酸总量:18.43%,热量:400.4kj/100g。 (3)安全要求:符合《NY5034-2005无公害食品畜禽肉及畜禽副产品》、《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T5038-2006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标准的安全要求。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涠洲黄牛”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涠洲黄牛”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