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特产十万山牛大力介绍
十万山牛大力,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十万山牛大力产品特点
牛大力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MillettiaspecisoaChamp,保护形态为新鲜或干燥块根。
鲜薯(块根)呈肠状或纺锤状;根皮土黄色或棕黄色,稍粗糙;横切面皮部近白色,内侧具不明显棕色环纹,中间部分近白色;味微甜。
干薯(块根)呈肠状或纺锤状;根皮深黄色,表皮粗糙;横切面有环纹,中间部分黄白色;味微甜。
十万山牛大力产品荣誉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十万山牛大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十万山牛大力地理标志
十万山牛大力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内上思县的南屏瑶族乡、平福乡、那琴乡、公正乡、思阳镇、在妙镇、叫安镇、华兰镇,东兴市的东兴镇、江平镇、马路镇,防城区的十万山瑶族乡、滩营乡、扶隆乡、大菉镇、峒中镇、华石镇、那良镇、文昌街道(仅含佛堂村)、珠河街道(仅含石岭村),港口区的光坡镇。
(一)品种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性状稳定的适合本地栽培的大叶、小叶品种。
(二)立地条件
海拔100m至500m,平地、坡地、山地均可,选择不积水、土壤类型为赤红和黄壤沙质土壤,土壤pH值在5.0至6.5之间,有机质含量≥2.0%。
(三)栽培管理
1.育苗:育苗方式有种子育苗、扦插育苗和组培育苗,以种子育苗为主,宜每年3月至4月育苗。
2.定植:
(1)定植地块宜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达30cm以上的沙壤土。
(2)定植时间:在春秋季的早晚或阴雨天移栽定植。
(3)深度:定植深度10cm至15cm。
(4)种植密度:500株至800株/667m2。
3.施肥:小苗期追施适量复合肥,以后以施磷钾肥为主。
4.灌水: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补充水分,遇到多雨天气,应及时排水,防积水。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获
采挖5年生以上植株,秋冬季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鲜薯(块根)呈肠状或纺锤状;根皮土黄色或棕黄色,稍粗糙;横切面皮部近白色,内侧具不明显棕色环纹,中间部分近白色;味微甜。等级要求如下:
项目
等级指标
优等品
一级品
合格品
等级
要求
最粗处直径3cm以上,长25cm以上。
最粗处直径1.5cm~3cm,长15cm~25cm。
最粗处直径1.5cm以下,长15cm以下。
干薯(块根)呈肠状或纺锤状;根皮深黄色,表皮粗糙;横切面有环纹,中间部分黄白色;味微甜。等级要求如下:
项目
等级指标
优等品
一级品
合格品
等级
要求
最粗处直径2.8cm以上,长23cm以上。
最粗处直径1.4cm~2.8cm,长14cm~23cm。
最粗处直径1.3cm以下,长14cm以下。
2.理化指标(干薯):
项目
指标
水分/%
≤13.0
蛋白质/%
≥3.0
维生素B2/ug/100g
≥15.0
维生素C/mg/100g
≥5.0
钙/mg/100g
≥40.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十万山牛大力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十万山牛大力的检测机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十万山牛大力补充介绍
牛大力,别名猪脚笠、金钟根、山莲藕、倒吊金钟、大力薯。牛大力长于深山幽谷之中,气味甘香,性温和,具有壮阳,养肾补虚,强筋活络,平肝、润肺之功效。
防城港上思县十万大山森林多为原始,大山里的温度、湿度最适合种植中草药。上思县当地结合山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帮扶,企业帮带的发展模式,培育发展了牛大力等特色中草药。牛大力已经成为十万大山的一张名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内上思县的南屏瑶族乡、平福乡、那琴乡、公正乡、思阳镇、在妙镇、叫安镇、华兰镇,东兴市的东兴镇、江平镇、马路镇,防城区的十万山瑶族乡、滩营乡、扶隆乡、大菉镇、峒中镇、华石镇、那良镇、文昌街道(仅含佛堂村)、珠河街道(仅含石岭村),港口区的光坡镇。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十万山牛大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防政发〔2017〕1号
防城港市地方标准:DB450600/T001-2016
《十万山牛大力生产技术规程》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十万山牛大力”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