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特产火麻仁油介绍
火麻仁油是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火麻仁经过物理冷榨或亚临界低温萃取制出的一种植物油。
火麻仁油历史考证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火麻仁补
中益气,久服康建不老,神仙也(《本经》上品),同时记入火麻仁用于强身健体和食疗及治疗多种疾病的(附方)共计38个,所记载的应用范围之广,主治功效之多是十分罕见的。
广西巴马地区作为世界知名的长寿乡,其人群的长寿与食用火麻仁油直接相关的研究结果,已得到国际国内营养学界的认可。
火麻仁油生理特征
火麻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润燥杀虫,临床用名有火麻仁、炒火麻仁。
火麻仁(药材):
大麻干燥果实呈扁卵圆形,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表面光滑,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棕色或黑色花纹,两侧各有1条浅色棱线。一端钝尖,另端有一果柄脱落的圆形凹点。外果皮菲薄,内果皮坚脆。绿色种皮常粘附在内果皮上,不易分离。胚乳灰白色,菲薄;子叶两片肥厚,富油性。气微,味淡。以色黄、无皮壳、饱满者佳。产黑龙江、辽宁、吉林、四川、甘肃、云南、江苏、浙江等地。
火麻仁油功效
1、富含不饱和脂肪酸(ω-3、ω-6、ω-9)及多种活性物质,且ω-3、ω-6、ω-9之间的比值达到国际推荐标准(ω-3:ω-6≤1:4);
2、不饱和脂肪酸ω-3、ω-6、ω-9具有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保健功效;
3、火麻仁油还具有改善机体排泄,清除体内废弃物的保健功效;
4、清除体内不好的脂肪、清除细胞自由基,起到延续衰老的功效;
5、增加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睡眠;
6、火麻仁油是世界上唯一溶于水的植物油,更利于人体吸收;
火麻仁油营养成分
大麻(桑科植物)
去壳火麻仁含蛋白质34.6%,脂肪46.5%,以及11.6%的碳水化合物。火麻仁的最重要特征是它同时提供人体膳食中必须的必需脂肪酸(EFAs)、α-亚麻酸。
火麻仁的脂肪
火麻仁食品含有很低的胆固醇含量,以及很高的可降低胆固醇的植物甾醇含量438mg/100g。火麻仁油含有所有油中平均最高的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平均有89%。也是世界上唯一能溶于水的植物油。多不饱和亚油酸,一种omega-6脂肪酸,在火麻油中的含量是55.6g/100g,同时alpha-亚麻酸,一种多不饱和omega-3脂肪酸,含量是17.2g/100g。两种脂肪酸的比值是3.38,非常接近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瑞典和日本人膳食的平均比值4.0。
火麻仁油是一种单一的,同时含有亚油酸和alpha-亚麻酸的直接代谢物-分别是gamma-亚麻酸(GLA)和花生酸(SDA)的食用油。因为这样,它可改善受损的必须脂肪酸代谢和可由于遗传因素,摄入其他脂肪酸,衰老,和生活方式导致的体力下降。
火麻仁油的多不饱脂肪和饱和脂肪的比值为9.7,而美国膳食的相应比值0.44,因此,即使每日食用一小部分的火麻仁油,都可大大地使这种膳食不平衡回到美国参议院的挑选委员会(U.S.SenateSelectCommittee)推荐的目标。
火麻仁蛋白
除了提供人类必须脂肪酸(EFAs)和有一个相当有益的不饱和对饱和脂肪比值,火麻仁是一种容易消化的,不含谷蛋白的极好的膳食性蛋白质来源。它的34.6g/100g总蛋白质含量和黄豆相当,而多于坚果,其他种子,牛奶制品、肉、鱼或家禽的蛋白质含量。麻仁蛋白质为人类提供一种比例非常均衡的10种必需氨基酸组合。火麻仁蛋白质的一个突出的方面是精氨酸(123mg/g蛋白质)和组氨酸(27mg/g蛋白质)的高含量,两种都对儿童期的生长非常重要,以及合成必须的酶需要的含硫氨基酸胱氨酸(16mg/g蛋白质)。火麻仁蛋白质亦含相对高水平的对骨骼肌代谢非常重要的支链氨基酸。
其它营养
去壳火麻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11.5%,而它的糖含量是2%。去壳火麻仁的碳水化合物中,有6%是以纤维的形式存在。火麻仁粉的纤维含是40%,是所有制粉类粮食当中最高的。除了含有人类必须的多种营养素外,火麻仁食品含有高含量的以alpha-,beta-,gamma-,anddelta-生育酚和alpha-生育三烯酚形式的抗氧化剂(92.1mg/100g)。另外,火麻仁含有种类很广的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
火麻仁油基本信息
火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sativaL.)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火麻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纸土壤或粘质土壤为宜。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
萃取方法:
亚临界萃取是一种新兴的低温萃取技术。选用亚临界低温萃取,能保质提取火麻仁油,最大限度的保留其中的活性物质,并且出油率高,低温萃取,环保无污染,是值得推广的加工方法。
火麻仁油补充介绍
火麻仁压榨而成。火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火麻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纸土壤或粘质土壤为宜。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
生理特征
火麻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润燥杀虫,临床用名有火麻仁、炒火麻仁。 火麻仁(药材): 大麻干燥果实呈扁卵圆形,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表面光滑,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棕色或黑色花纹,两侧各有1条浅色棱线。 一端钝尖,另端有一果柄脱落的圆形凹点。外果皮菲薄,内果皮坚脆。绿色种皮常粘附在内果皮上,不易分离。胚乳灰白色,菲薄;子叶两片肥厚,富油性。气微,味淡。以色黄、无皮壳、饱满者佳。产黑龙江、辽宁、吉林、四川、甘肃、云南、江苏、浙江等地。
历史考证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火麻仁补 中益气,久服康建不老,神仙也(《本经》上品),同时记入火麻仁用于强身健体和食疗及治疗多种疾病的(附方)共计38个,所记载的应用范围之广,主治功效之多是十分罕见的。 广西巴马地区作为世界知名的长寿乡,其人群的长寿与食用火麻仁油直接相关的研究结果,已得到国际国内营养学界的认可。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火麻仁油”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