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特产南宁生榨米粉介绍
生榨米粉又称榨粉、生榨粉,是使用发酵后的米浆辅以肉末等配料使用榨粉器制成的米粉。
生榨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道特色小吃,在南宁武鸣区、邕宁区及马山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等地区最为常见。
这其中,又以蒲庙镇、那楼镇为代表的邕宁生榨粉最为出名。生榨米粉软、滑、香,并以与众不同的微酸而闻名。
生榨米粉菜品特色
生榨米粉是广西的一种传统食物,在南宁武鸣区、邕宁区及马山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等地区最为常见:
邕宁生榨粉:邕宁生榨米粉主要起源于蒲庙镇和那楼镇。每年农历三月十一至十二,在蒲庙“花婆节”上,展示生榨粉的传统制作技艺是固定节目。
邕宁生榨粉讲究的是“酸味”,制作米粉的大米经过发酵,粉的“酸馊”味由此而来,十分独特。
邕宁生榨粉煮制配菜的方式也和其他地方不同:客人点单后,老板把碎肉、碎头菜等配料逐一配齐,放入碗中,和粉一同放入滚水,让碗漂浮在煮粉的滚滚热汤上。
揭盖之时,粉煮熟,配菜也熟了,一同捞起来,合为一碗,淋上米汤,鲜酸开胃。
2017年1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质监局发布的《邕宁生榨米粉制作技术规程》正式实施,为邕宁生榨米粉的制作工艺提供了官方标准。
武鸣榨粉:武鸣榨粉以早稻糙米最佳,经过泡米、发酵、磨粉、打“砣”(壮话音,即粉团)、滤粉、榨(壮话叫“舟”)粉等工序,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鲜熟碎肉、干豆腐丝、芜荽、黄皮酱等配料食用。
武鸣榨粉有独特的清香和酸味,太酸的榨粉也可用开水冲淡再食用。
武鸣各地都有节庆做榨粉吃榨粉的习俗,比如农历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八月十五、各种村节等,武鸣榨粉以陆斡、府城、锣圩、灵马等镇的榨粉最为出名。
2017年,武鸣榨粉被公布为第七批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18年,武鸣生榨米粉被公布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都安生榨米粉:据传,都安生榨米粉(壮语称“粉拉馊”)始创于宋朝皇祐四年(1052年),是当地传统美食。米粉选用新鲜无虫蛀的籼米,经过发酵、淘洗、磨浆、煮粉团、压榨、煮制、漂洗(俗称“过冷河”)后制成。
都安老字号的德光榨粉店的做法基本保持原样,将榨粉的软、滑、香,还有与众不同的微酸等特点保留了下来。
如今,都安生榨米粉成为到都安瑶乡人必须品尝的一道美味。
生榨米粉营养成分
生榨米粉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人体每天必需的营养物质,适合作为正餐食用。
南宁生榨米粉补充介绍
中越边境历史悠久的古城南宁,绿树掩映的街道旁,有许多风味独特的南国小吃。其中最为人们喜爱的是生榨米粉。
制法: (1)将做米粉用的新米的4/5泡水后用石磨进行湿磨,得了米浆,再放入干净的白布袋中沥去水分,得到较干的米粉团,然后将另外1/5的新米煮成烂饭,放到干净的石臼中捣成糊状,直到完全粘成一块手感柔软的大白糕,再和米粉团拌在一起,揉到完全融合就成为榨粉时用的粉团了。
(2)吃米粉时,随吃随榨。将弄好的粉团放在一个穿有几十个小孔的圆铁罐中,用一个削成圆形刚好能放进铁罐的木头,使劲压塞进罐中的粉团,使粉团从小孔被挤出一条条圆形的米粉线,下面放一口烧着滚开水的大锅,从小孔出来的细粉条直接掉入开水里,不一会就熟了,捞上来盛入碗内就成为生榨米粉了。
(3)生榨米粉有两种吃法: 1.把米粉放入大碗中,在粉面上铺上一层碎猪肉,加进高级酱油、盐、熟豆芽、酸菜、生葱各适量,倒入滚热的骨头汤即成,这种叫汤榨粉;
2.干捞:不加入骨头汤,用由酱油、酸醋、盐、味精等多种调味料熬成的卤汁淋入粉内,加上叉烧肉片、豆芽、酸菜、熟韭菜一起拌匀,就成为清凉爽口,适宜夏季食用的叉烧干捞榨米粉。
特点:这种小吃风味浓厚,鲜滑爽口,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是南宁的大众早餐。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南宁生榨米粉”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