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特产修文猕猴桃介绍
修文猕猴桃,贵州省修文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修文猕猴桃产自贵州省修文县,修文县县境地势从东渐向西北倾斜,海拔最高点为扎佐镇新民村三角山1610米,最低点为六桶乡黄金村六广河出境处地面海拔666米。修文猕猴桃果形长圆柱形,表皮棕褐色,色泽均匀,果肉细嫩,呈翠绿色,色泽均匀,肉质多浆,酸甜适度,清甜爽口。
2014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修文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修文猕猴桃历史渊源
20世纪80年代,修文县引进10多个猕猴桃品种进行试种。
2002年,修文县将大面积闲置的荒坡、瘦土发展为猕猴桃园。
2010年,修文县以谷堡、小箐为重点,10个乡镇全面发展猕猴桃种植业。
修文猕猴桃产品特点
修文猕猴桃果形长圆柱形,表皮棕褐色,色泽均匀,果肉细嫩,呈翠绿色,色泽均匀,肉质多浆,酸甜适度,清甜爽口。
可溶性固形物,%
生理成熟果≥
6.0
后熟果≥
13
总酸量(以柠檬酸计),%≤
1.5
固酸比
生理成熟果≥
4
后熟果≥
9
维生素C,毫克/千克≥
1000
修文猕猴桃产地环境
修文猕猴桃产自贵州省修文县,修文县县境地势从东渐向西北倾斜,海拔最高点为扎佐镇新民村三角山1610米,最低点为六桶乡黄金村六广河出境处地面海拔666米。大部分地区在1200米至1300米之间。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春到迟,秋临早,夏季短,冬季长,阴雨多,日照少,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期,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到16℃之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至1250毫米之间,无霜期269天,冬无严寒,极端低温为-3℃,夏无酷暑,极端高温为30℃,适宜种植猕猴桃。
修文猕猴桃产品荣誉
2014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修文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修文猕猴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7月27日,修文猕猴桃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修文猕猴桃地理标志
修文猕猴桃产地范围为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久长镇、六屯镇、谷堡乡、小箐乡、洒坪镇、六广镇、大石乡、六桶镇共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贵长。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高度940米至1360米,土壤以酸性或微酸性黄壤、砂壤土为主,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较为肥沃,有机质含量≥1%,pH值5.5至6.5,地下水位1米以下。
三、栽培管理
苗木繁育:用野生猕猴桃实生苗为砧木,采用嫁接繁育。
栽植密度:每公顷栽植株数≤1100,雌雄株比例≤8:1。
栽植时期:从落叶至萌芽前,春栽或秋栽。
土肥水管理:施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施有机肥≥15吨。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和贮藏
鲜果的可溶性固性物达6%至7%时采收,选择晴天的早晚天气凉爽时或多云天气时进行。采摘后应于24小时内入库预冷。
修文猕猴桃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省修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修文猕猴桃的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修文猕猴桃补充介绍
贵州被业界专家称之为“世界上最适合猕猴桃种植的地区之一”。修文县从1998、1999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猕猴桃种植
日前,“修文猕猴桃”获得了由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继“贵阳折耳根”之后的又一个标志标签。
修文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土壤以酸性或微酸性黄壤为主,适宜猕猴桃种植。“修文猕猴桃”在2000年为贵州省优质农产品,它单果重70-100克,果体为长圆柱形,果皮棕褐色,密披细毛,果肉呈翠绿色,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每100克鲜果含VC126.5mg。
据介绍,猕猴桃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全球猕猴桃产量150万吨,仅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0.2%,但欧洲市场每年需求就达80万吨。同时,我国现在的猕猴桃产量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每年仍需从新西兰大量进口。
近年来,为促进猕猴桃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并联合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修文猕猴桃
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久长镇、六屯镇、谷堡乡、小箐乡、洒坪镇、六广镇、大石乡、六桶镇共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修文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修文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修府报〔2014〕59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修文猕猴桃》(草案)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修文猕猴桃”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