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山特产杨桃介绍
阳桃(学名:Averrhoa carambolaL.)是酢浆草科、阳桃属植物,乔木,高可达12米,分枝甚多;树皮暗灰色,内皮淡黄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全缘,卵形或椭圆形。花小,微香,数朵至多朵组成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浆果肉质,下垂。种子黑褐色。花期4-12月,果期7-12月。原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广泛种植于热带各地。生长于路旁、疏林或庭园中。
木材一般用于小农具方面,果生津止渴;同时,也具有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阳桃形态特征
乔木,高可达12米,分枝甚多;树皮暗灰色,内皮淡黄色,干后茶褐色,味微甜而涩。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0-20厘米;小叶5-13片,全缘,卵形或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侧歪斜,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疏被柔毛或无毛,小叶柄甚短。
花小,微香,数朵至多朵组成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自叶腋出或着生于枝干上,花枝和花蕾深红色;萼片5,长约5毫米,覆瓦状排列,基部合成细杯状,花瓣略向背面弯卷,长8-10毫米,宽3-4毫米,背面淡紫红色,边缘色较淡,有时为粉红色或白色;雄蕊5-10枚;子房5室,每室有多数胚珠,花柱5枚。浆果肉质,下垂,有5棱,很少6或3棱,横切面呈星芒状,长5-8厘米,淡绿色或蜡黄色,有时带暗红色。种子黑褐色。花期4-12月,果期7-12月。
阳桃主要价值
材质为五类。一般用于小农具方面,主要以果实食用以及加工渍制成咸、甜蜜饯之用。
阳桃味酸甘、性平,有生津止咳、下气和中等作用。阳桃可解内脏积热、清燥润肠、通大便,是肺、胃热者最适宜的清热果品。阳桃果汁中含有大量的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等,能提高胃液的酸度,促进食物的消化。
阳桃可以保护肝脏、降低血糖、血脂、胆固醇,减少机体对脂肪的吸收,对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有预防作用。阳桃中糖类、维生素C及有机酸的含量丰富,且果充沛,能迅速补充人体的水分,生津止渴,并使体内的热或酒毒随小便排出体外,消除疲劳感。
阳桃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成分,胡萝ト类化合物、糖类、有机酸及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可消除咽喉炎症及口腔溃疡,防治风火牙痛。食阳桃对于疟虫有杀灭作用。阳桃的叶有利尿作用,阳桃的花可治寒热,阳桃的根可治关节痛。
果实奇特,色泽美观,园林中常用于路边、墙垣边或建筑旁栽培观赏,也可大型盆栽绿化阳台、天台。
阳桃生长环境
生长于路旁、疏林或庭园中。喜温、湿树种。有霜冻寒害地区则不能生长。在年平均气温20-26℃,极端最低气温2-7℃,年降水量1000-2400毫米的中低海拔地区均能生长良好。喜光,但也耐一定庇荫。喜生湿润肥沃土壤,但在干燥瘠薄的立地条件也能生长结实,但长势差异较大,落花多、果实小。适生的土壤为有5-20厘米以上的砂壤土为表层的红壤或黄红色砖红壤。
阳桃繁殖方法
花和果期随不同地区而异,在海南一般2-3月开花,6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7月大熟,果实由深绿转腊黄或黄绿色即为充分成熟。过熟后会自然落地。果实肉软多汁,易腐烂,采后即洗去果肉,放在室内推开阴干,摊开厚度应不超过0.5厘米,最好摊放在布上,晾干即可播种,千粒重71.2克。
种子表皮带有酸甜味,播种时应注意防止蚂蚁的危害。播种采用撒播,每平方米播种180克。播后用木板压实并覆盖细土,用遮光网搭荫棚遮光,以保持床面湿润,一般经10-15天出土,发芽率在85%左右。1年生苗高可达40-50厘米,可出圃造林。用于庭园栽培的可在发芽的第3个月移植到营养杯培育。3-5个月后即可栽到预先挖好的穴中。大面积造林亦可采用此法。
劈接:1-2月份植株发芽时剪取1-2年生粗壮的枝条,长8-12厘米并带有2-3个芽作接穗,砧木用2-4年生植株,在距地面60-70厘米处劈接。
靠接:4-5月份,在嫁接前2周将砧木连泥团挖起,用塑料薄膜把泥团包扎好,待苗木顶芽复原后即可靠接。接后约40天成活,经60-90天可与母株分离,假植于荫蔽处,培育1年即可定植。此法进入结果期较早。
切接:3月份用1年生砧木与接穗切接。接活后按行株距45厘米×20厘米移植。移植后每10天左右施稀薄粪水1次。
杨桃补充介绍
又叫五敛子,热带果树,原产印度、越南。杨桃分为甜、酸两大类。酸杨桃果实大而味酸,多用作烹调配料或蜜饯原料;甜杨桃作水果吃。杨桃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成分,对治疗胃病、黄疸、卉痢等有一定的疗效 。( 海口)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杨桃”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