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特产黑龙江白鹅介绍
因产蛋多,群众称其为籽鹅。该鹅种具有耐寒、耐粗饲和产蛋能力强的特点。
中心产区位于黑龙江省绥北和松花江地区,其中肇东、肇源、肇州等地最多,黑龙江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黑龙江白鹅外貌特征
体型较小,紧凑,略呈长圆形。羽毛白色,一般头顶有缨,又叫顶心毛,颈细长,肉瘤较小,颌下偶有垂皮,即咽袋,但较小。喙、胫、蹼皆为橙黄色,虹彩为蓝灰色。腹部一般不下垂。生产性能产蛋性能一般年产蛋在100枚以上,多的可达180枚,蛋重平均131.1克,最大153克。蛋形指数为1.43。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初生公雏体重89克,母雏85克;56日龄公鹅体重2958克,母鹅2575克;70日龄公鹅体重3275克,母鹅2860克;成年公鹅体重4000~4500克,母鹅3000~3500克。70日龄公母鹅半净膛率分别为78.02%和80.19%,全净膛率分别为69.47%和71.30%,胸肌率分别为11.27%和12.39%,腿肌率分别为21.93%和20.87%,腹脂率分别为0.34%和0.38%;24周龄公母鹅半净膛率分别为83.15%和82.91%,全净膛率分别为78.15%和79.60%,胸肌率分别为19.20%和19.67%,腿肌率分别为21.30%和18.99%,腹脂率分别为1.56%和4.25%。繁殖性能母鹅开产日龄为180~210天。公母鹅配种比例为1:5~7,喜欢在水中配种,受精率在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均在90%以上,高的可达98%。
黑龙江白鹅补充介绍
黑龙江白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肉蛋兼用型品种。黑龙江省各地农村均有饲养。
外貌特征:体型较大,体躯呈长方形。头大小中等,额肉瘤为标准橘红色,圆形,向上突出。有的颌下有垂皮。颈粗而长。胸宽,臀宽,腹部下垂较大。全身羽毛白色。胫粗而直立,蹼平宽,胫、蹼橘红色。公鹅体型比母鹅大一些,前额肉瘤也较大,姿态雄威,叫声高昂、宏亮。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6日龄91克;11日龄179克;60日龄2480克;成年公鹅4690克,母鹅3770克。未经育肥的成年鹅,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3.33%,母鹅78.67%;公鹅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1.11%,母鹅70.67%。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255天。平均年产蛋80枚,平均蛋重132克,高者达152克。公母鹅配种比例1:(6-7)。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4%。公鹅利用年限3-4年,母鹅4-5年。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黑龙江白鹅”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