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特产克山大豆介绍
克山大豆,黑龙江省克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地区东北部,有耕地面积约302万亩,土质肥沃,农业优势明显,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大豆出口基地县和马铃薯基地县,素有“北国粮仓”、“大豆之乡”之称。克山大豆具有籽粒饱满,色泽纯正等特点,是非转基因高蛋白、高油专用品种。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克山大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克山大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克山大豆历史渊源
清末,克山县开始大面积种植大豆,到新中国成立面积已达到3万公顷。
克山县是黑龙江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县,是传统大豆主产区、非转基因大豆核心区,发展大豆产业在克山县有着优越的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素有“北国粮仓”、“大豆之乡”之称。
从2015年开始,克山县投入1900万元,引入了“物联网+”“互联网+”技术。
2016年,克山县建成6.7万亩的“物联网+”高标准样板基地,建立了电子商务创业园,开发电商产品,让克山非转基因大豆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全程接受消费者体验监督。
2016年5月26日,农业部下发《关于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试点工作的通知》,克山县被确定为唯一的国家重要农产品大豆生产保护区。
2016年5月31日,农业部下发《关于公布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克山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之一。
2016年7月,克山县在上海举办“克山大豆”新闻发布会。
克山大豆产品特点
克山境内种植大豆全部为非转基因高蛋白、高油专用品种。克山大豆籽粒饱满均匀,粒椭圆型,质地坚实,直径4—9毫米,呈淡黄色,有光泽,脐淡黄色,与种皮颜色接近,百粒重18—20克,手感较硬,豆堆可散发出清新香味。
克山大豆为非转基因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适中,脂肪含量在19—22%、蛋白质含量在37—40%、粗纤维、维生素E、钙、铁、锌、硒等含量丰富。氨基酸总量达34.%以上,组氨酸、精氨酸含量丰富,是幼儿生长期的必需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由于克山县气候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非常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品质极好,已成为人们健康需求不可缺少的食品。克山大豆的农家制品,如干豆腐、大豆腐、豆浆、农家酱等系列产品,远近闻名,已成为克山的一大特色。
克山大豆产地环境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东北部,为小兴安岭伸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北纬47°50′51″—48°33′47″、东经125°10′57″—126°8′18″,海拔198.7米—381.7米。总土地面积31.4万公顷,耕地面积20.2万公顷。
克山县地貌类型主要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原。境内整体趋势东北部地势高,丘陵起伏;西南部地势低,波状起伏,漫川漫岗。克山县土壤为淋溶黑钙土,松软肥沃,腐殖质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素有“黑土明珠”之称,pH值6.8—7.0之间,有机质含量达到4.0%以上,速效氮80—150ppm,速效磷14—30ppm,速效钾在150ppm以上。土壤地貌非常适合大豆生长,尤其是利于高油大豆品质的形成。
克山县境内为典型的丘陵漫岗地区,全境地表径流与地下水总量4.11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44亿立方米。境内有5条河流:讷莫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泰西河,这些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污染。
克山县地处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709.9小时,年均气温1.1℃,≥10℃的有效积温2500℃,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125天,年均降雨量550毫米。以上气候特点适宜高品质大豆的生产。
克山县肥沃安全的土壤,珍稀的地下矿泉,适中的肥、气、热条件,成就了克山天然优质“大粮仓”,加之克山为一季作物耕作区,生产的大豆营养物质含量高且均衡。
克山大豆产品荣誉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克山大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克山大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克山大豆地理标志
克山大豆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克山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适宜产地范围内种植的克山1号、黑生101、克豆28等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黑钙土,质地为壤土,有机质含量>3%,耕层厚度>30厘米,pH为6.5至7.0。
三、栽培管理
1.轮作:不能重茬,与其他非豆科作物进行≥2年轮作。
2.播种期与播种密度:播种期为5月1日至5月10日,每公顷保苗≤42万株。
3.施肥:每公顷每年施入优质有机肥1.5万千克至3万千克。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获
9月中下旬,全株三分之二荚果变黄、下部叶片变黄脱落、籽粒变硬呈固有色泽即可收获,自然风干至水分≤13%。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籽粒饱满,色泽纯正,种皮光滑无皱褶,有光泽,子叶黄色,种脐为浅黄色。
2.理化指标:高油大豆:粗脂肪(干基)≥18%;高蛋白质大豆:粗蛋白质(干基)≥38%。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克山大豆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黑龙江省克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克山大豆的检测机构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克山大豆补充介绍
克山县素有“北国粮仓”、“大豆之乡”之称。克山大豆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克山大豆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地区东北部。克山幅员约332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约302万亩。克山物化天宝,土质肥沃,农业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大豆出口基地县和马铃薯基地县,素有“北国粮仓”、“大豆之乡”之称。
黑龙江克山县绿色食品协会申报的“克山大豆”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克山大豆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克山县范围内15个乡镇,即古城镇、双河乡、河南乡、河北乡、向华乡、古北乡、北联镇、曙光乡、北兴镇、克山镇、西联乡、西建乡、发展乡、西河镇、西城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0′57″~126°08′18″,北纬47°50′51″~48°33′47″。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克山大豆”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
克山县自然条件优越,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齐齐哈尔东北部,为小兴安岭伸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北纬47°50′51″--48°33′47″、东经125°10′57″--126°8′18″,海拔198.7米—381.7米,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原。总土地面积31.4万公顷,耕地面积20.2万公顷。克山大豆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克山县范围内15个乡镇,即古城镇、双河乡、河南乡、河北乡、向华乡、古北乡、北联镇、曙光乡、北兴镇、克山镇、西联乡、西建乡、发展乡、西河镇、西城镇。共辖122个行政村,地域保护面积31.4万公顷,其中大豆生产面积13万公顷,总产量27万吨。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克山大豆”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