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特产

兰西亚麻

兰西亚麻特产照片

兰西特产兰西亚麻介绍

兰西亚麻属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黑龙江省兰西县特产

兰西亚麻,黑龙江省兰西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兰西地处松嫩平原东部与呼兰河下游,该地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适宜,昼夜温差大,便于亚麻生长过程中的木质分解,是著名的“亚麻之乡”。兰西亚麻是纤维中木质素含量低,纤维柔软度好、光泽好,特别适合生产优质高支数亚麻纱。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兰西亚麻”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兰西亚麻历史渊源

亚麻是兰西县主要经济作物,是兰西县特产。

据史料记载,亚麻种植与利用是从非洲古埃及开始的。10世纪初,亚麻纤维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在市场上流通;1810年,法国人发明的湿纺细扩机,人类纺织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亚麻纺织业的兴盛时期。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在黑龙江的兰西、哈尔滨、双城一带进行试种,而且兰西这个地方种植面积最大、质地最优、产量最高。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本人在兰西县城东刘家窝堡屯东路南建起了亚麻原料厂,称满日亚麻株式社会兰西亚麻工厂,生产亚麻纤维运往日本国内或外地纺织用。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兰西亚麻种植面积达到2.92万亩。

建国后,兰西亚麻发展很快,东北纺织管理局指令发展兰西亚麻生产,将其列为重点产麻县。

1985年,临江镇和远大乡亚麻栈机械剥麻设备分别投产。随后,康荣、平山、燎原、移新等乡镇亚麻厂安装生产,增加了机械剥麻设备,取代了人工手轮打剥。

1988年,临江镇亚麻厂研究出“高效快速沤麻法”。

1990年初,兰西城乡已发展了23家亚麻加工厂。

20世纪70、80年代,“麻城”兰西一度创造了亚麻产业经济的光荣与辉煌。90年代中期,由于政治、经济方面原因,亚麻产品销售曾一度跌入最低谷。生产停滞,工人放假,原亚麻企业几乎破产。

2001年,兰西县亚麻业再次崛起,发展壮大,形成规模集团化产业。家庭作坊式亚麻制品工厂车间遍布兰西城乡。

兰西亚麻产业开发经过70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了亚麻良种繁育、亚麻种植、原料加工、纺纱织布、针织编织、精深加工等系列产业,销往东南亚、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额10多亿元。

2004年,“兰西亚麻原产地”、“兰西亚麻绿色用品”两个标志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兰西亚麻产品特点

兰西亚麻品质特性

亚麻属亚麻科,别称胡麻,亚麻科、亚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亚麻籽可榨油,油色青绿,燃灯甚明,入蔬香美,秸可作薪,粕可肥田。亚麻经过人类的长期栽培和选择,使它从野生窄叶亚麻进化成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作物了。亚麻喜欢凉爽温润气候,同属植物有二百余种,大多是野生植物,经过人类的长期栽培和选择,已经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兰西亚麻外在感观

兰西亚麻原茎工艺长度70厘米以上,茎粗细1—2毫米,粗细均匀,颜色呈杏黄色、光泽好。麻纤维长、柔软度好、透气性高、品质好。

兰西亚麻内在品质

兰西亚麻长纤维含量15—17%,短纤维含量15—16%,纤维拉力强度18—22千克,可挠度50—65毫米。

兰西亚麻产地环境

兰西亚麻气候情况

黑龙江省兰西县地处中高纬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寒温带半湿润气候使这里的春、夏、秋气候温和,昼夜温度差不大。春季气温升暖快,夏季短而酷热,秋季气温变化急剧,活动积温为2711℃,年平均气温为2.9℃,无霜期最长年份160天,最短年份115天,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2天,太阳年辐射总量1.164大卡/平方厘米,光度强度较小,长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为2738小时,适宜亚麻的生长。

兰西亚麻降水情况

兰西县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降水量在456.7毫米左右,最大降水量682.10毫米,最少降水量292.8毫米;历年降水量平均偏差为68.5毫米,相对变率为15毫米,降水量相对集中在夏季。

兰西亚麻水文情况

兰西县内有较大河流2条,沟泡7处。呼兰河在兰西境内流长72千米,年过境水33.18亿立方米。沿途有泉眼沟、八岔河、张家沟、泥河等水流汇入,在河水流经地域形成多处万亩灌区;泥河流经兰西22千米,泥河水库,蓄水量7000万立米;主要沟泡(片泡、月牙泡、兴隆泡、菱角泡)积水面积7500亩。县内地下水总补给量为0.58亿立方米/年,其中降雨入渗补给量0.55亿立方米/年,灌溉回归水补给量0.003亿立方米/年。现有小水库8座,塘坝34座,蓄水池340个,抗旱井800眼,中井4500眼,防洪堤110千米,水利工程建设供水能力达到1.32亿立方米。较好的水利资源,为种植亚麻灌溉提供了条件。

兰西亚麻土壤情况

兰西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倾斜平原地貌,海拔122—206.8米。全县耕地土壤均是具有深厚耕层稳定的小团粒结构棕壤土和轻壤土,耕地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为主,pH值在7—8之间,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45%左右。非常适宜种植亚麻。

兰西亚麻产品荣誉

兰西亚麻“兰亚”商标被评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

1996年,中国特产之乡命名组委会授予兰西“中国亚麻之乡”。

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亚麻纺织行业协会授予兰西县“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等称号。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兰西亚麻”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兰西亚麻

兰西亚麻地理标志

兰西亚麻地域保护范围

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省城哈尔滨略偏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小兴安岭余脉拉哈岗沿呼兰河西岸纵贯县境南北,亚麻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25°42′10″至126°38′10″,北纬46°02′05″至46°38′20″。包括临江镇、北安乡、兰西镇、榆林镇、康荣乡、红光乡、奋斗乡、远大乡、长岗乡、兰河乡、燎原乡、红星乡、平山镇、星火乡、长江乡十五个乡镇,地域保护总面积为150000公顷,保护区北接青冈县和望奎县,西临安达市、肇东市,南面、东南面与呼兰区接壤,东北与北林区相临。

兰西亚麻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环境条件

土壤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肥力上等、排水良好的黑土和黑钙土地,有机质含量3.6%以上。

(2)种子及其处理

①品种选择:根据兰西县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黑亚号和双亚号为当家品种,搭配使用外国品种,如阿里亚娜、阿高丝、汉姆斯等。

②种子质量:播前种子进行精选,使种子纯度达95%以上,净度达96%以上,发芽率达90%以上,符合国家二级良种以上标准。

③种子处理:播前10天左右,选择晴朗无风天气晒种4—5天。用碳疽福美或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3%。拌药时要严格控制用水量,防止种子粘连。

(3)选地、选茬及整地

①选地:种植亚麻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排水好、保肥力强的平川地、二洼地。不宜选黄土岗地、山坡地、跑风地。

②选茬:玉米茬是种植亚麻的良好前茬,其次是豆茬,再次是小麦茬。高粱茬、谷茬、葵花茬不宜种麻。

③整地:对种植亚麻的前茬进行伏秋翻整地,来不及伏秋翻的地块要进行

春季顶浆整地,耙茬深松后及时耢平镇压保持墒情。

(4)播种

①播期:当播种深度的地温稳定在3.0—3.5℃,气温稳定通过7—8℃,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0%时,为亚麻适宜播期。兰西县一般在4月25日—5月5日为最佳播期。

②播深:适宜播深为3—4厘米,播后及时镇压,确保一次出全苗。

③播量:播量为8千克/亩,有效播种粒数2000/平方米,采用机械条播。

(5)施肥

施肥时农肥和化肥混合使用,同时搞好配方施肥。

①农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伏秋翻整地的亩施腐熟有机肥2.0—2.5立方米,春整地的亩施腐熟有机肥1.5—2.0立方米。

②化肥:主要用作种肥。播种时亩施专用肥15千克或二铵7.5千克,搭配尿素2.5千克,硫酸钾2.5千克。钼、锰、铜、锌、硼等微肥可进行拌种也可在生育期前进行根外追肥。

(6)田间管理

①化学除草:大面积种植亚麻以化学除草为主,防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每亩可用20%拿捕净100—130毫升,或精禾草克80—100毫升混合二钾四氯50—80克兑水30—40千克,在亚麻苗高10—15厘米,杂草3—4片真叶时进行茎叶喷洒。

②防虫措施:

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如发生草地螟、粘虫或甘蓝叶蛾危害,应及时喷洒药物防治,每亩用2.5%敌杀死20—30毫升或灭杀毙30毫升,或20%速灭沙丁乳油25—30毫升,或5%来福灵乳油15—20毫升,均兑水30—40千克喷雾。

生产过程管理:在亚麻生产过程中,种子处理、整地施肥、防虫灭草、是生产的关键环节。

(7)产品收获

①时期:亚麻收获一般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工艺成熟期收获。标志是:麻田有1/3蒴果变黄色、麻茎1/3变黄色、麻茎下部有1/3叶子脱落。正如麻农所说“亚麻三勾黄一勾,正是拔麻好时候”。

②拨麻:分人工拔麻和机械拔麻。

人工拔麻重在“三看三定”、“四净一齐”。既:一看麻田成熟度,定拔麻时间;二看麻田面积大小,定劳动力多少:三看麻田整齐度,定分级拔。高矮麻分着拔净,杂草挑净,根部泥土摔净,早晨出工拔麻露水消净。

机械拔麻在2/3蒴果变黄色时进行,使用机械主要是俄制NK—4A型联合拔麻机和佳木斯收获机械厂研制的Bm—1.5型拔麻机,每小时作业15—22.5亩。

③捆麻:将拔下的麻以麻茎作绕,麻根墩齐,捆成拳头一样大的麻把,麻捆绕打在距根部7厘米左右处,同时将麻把就地立成人字码。

④晾麻:将人字码晾1—2天后,就地码成小圆垛,每垛80—100把麻,做到底架稳,上层麻茎稍部搭在下一层麻茎分枝处,使其下雨不漏垛,刮风不翻垛,麻茎不霉烂。

⑤摔麻:主要是人工摔麻,手持多把麻捋成绺往石磙或木架上摔,将麻籽脱净后,麻茎分级打成25—30千克的大捆,上垛贮存保管,也可直接卖给亚麻收购单位。籽粒随脱随选随入库。

(8)运输:装卸运输应防雨淋,防火,防污染。

(9)沤麻:主要选用温水沤麻法和雨露沤麻法。温池沤麻在亚麻厂进行。雨露沤麻,则直接把亚麻原茎铺放田间。

兰西亚麻专用标志使用

在兰西亚麻地理标志保护地域范围内,亚麻及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兰西亚麻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兰西亚麻补充介绍

  西盛产亚麻,有“中国亚麻之乡”美誉。然而,2002年以前,手捧“金饭碗”的兰西人,一直没有把亚麻这一优势挖掘出来。由于体制和市场原因,到2001年,全县亚麻企业大都停产。 近年来,兰西县委、县政府对亚麻产业发展重新定位,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从抓营销和市场牵动入手,带动加工,拉动基地,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的集群发展之路。 思路的调整为兰西亚麻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经过几年的全力打造,使原来濒临颓势的亚麻产业成为兰西强县富民主导产业,让兰西亚麻经济跃上一个新高度。

  对于兰西来说,亚麻就是财富,但又是“背着包袱”的财富。一旦卸掉“包袱”,亚麻就会在市场经营中产生新财源,不断增值。那么,如何“卸掉包袱”,轻装进市场呢? 在广泛走访亚麻企业、认真分析产业发展形势和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兰西县委、县政府对亚麻产业发展重新定位,提出了发展新思路,即坚持“政府主导、行业规划、市场运作、社会融资、多方共赢”的原则,变“就企业抓产业”为“强产业带企业”,变“产加销的链式连结”为“营销牵动”。 思路的调整为兰西亚麻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过去“就企业抓产业”,对企业干预过多,结果越抓越被动,越抓越成不了规模。如今“就产业抓企业”,把产业开发的视野放宽,尤其是在加工扩张上放开手脚,按市场化机制运作,形成了竞相发展、遍地开花的强势。 过去“产加销的链式连结”,是从基地开始抓亚麻产业,往往产生链条断档、“谷贱伤农”的问题。如今“营销牵动”,采取逆向思维的办法,从抓营销入手,发挥市场牵动作用,以此为龙头,带动加工,拉动基地。按照这一思路,他们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建成了黑龙江亚麻市场和中国亚麻市场。以此为载体,在先后两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上,就签订了300万套汽车座垫销售合同,交易额达10多亿元。

  小规模大群体

  2002年以前,兰西县共有亚麻加工企业20多家,以生产亚麻纤维、亚麻布、亚麻纱等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为主,产业规模十分有限。 为改变这种状况,兰西县领导与香港企业纺织公司进行了40多次洽谈,靠韧劲和诚意感动了投资方,先后投资达2亿多元;阳光公司来了,组建了朝阳亚麻纺织工业有限公司;中泰集团来了,佳美、绿地等企业纷纷组建…… 与此同时,兰西坚持“正规军”和“游击队”齐上,使亚麻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的集群发展之路。兰西亚麻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茂盛地生长。一时间,民房变厂房,居民变工人,一时出现了“沿街房贵”、“纺工难求”的局面。 目前,全县亚麻原料加工企业发展到300多家,亚麻纺纱规模达到4.3万锭,织布能力达到2300万米,纺编织能力已达630万套(件),亚麻产品6大类70多个品种,畅销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质量是生存之本。兰西县在放手、让利发展的前提下,多次组织企业经营者赴浙江、温州考察学习,引导企业经营者树立长远的经营思想,提高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同时不断完善市场化措施,组织亚麻协会和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职能部门深入生产企业,强化监管,组织制定了黑龙江省亚麻编织品地方标准,使产品生产有章可循。两年来,先后涌现出很多著名产品、诚信单位。龙头企业兰亚公司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兰亚”商标被评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并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三和”牌、“朝阳”牌亚麻被评为省优产品。去年,“兰西亚麻”原产地、“兰西亚麻绿色用品”两个标识还相继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验证并推广使用。

  以“麻”造强势

  兰西以“麻”造强势,通过举办亚麻节、订货会等活动,炒热亚麻产业、推介兰西,收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在两届中国(兰西)亚麻节和两届全国亚麻汽车坐垫订货会上,共签约6000锭亚麻纺纱、25万套亚麻编织等30多个项目。以此为契机,兰西着力在放大亚麻品牌效应、亚麻文化效应、合作开发效应、宣传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上做文章。如今,全县亚麻特色产业发展氛围已经越来越浓。每年亚麻种植域内及域外面积达30万亩以上,通过发展亚麻产业,全县37.8万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亚麻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扩大了城乡就业,也带动了交通运输、电力、信息、餐饮服务、文化旅游等二三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去年亚麻产业增加值达2.8亿元,占全县GDP的64.5%,直接拉动社会就业6万人,拉动旅游等服务业实现收入5000余万元。 去年以来,兰西又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纺织工业总会评为“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同时,全国汽车用品行业联合会又确定兰西为“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 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兰西亚麻经济正在跃上一个新高度。

  兰西亚麻

  地域范围

  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省城哈尔滨略偏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小兴安岭余脉拉哈岗沿呼兰河西岸纵贯县境南北,亚麻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25°42′10″-126°38′10″,北纬46°02′05″-46°38′20″。包括临江镇、北安乡、兰西镇、榆林镇、康荣乡、红光乡、奋斗乡、远大乡、长岗乡、兰河乡、燎原乡、红星乡、平山镇、星火乡、长江乡十五个乡镇,地域保护总面积为150000公顷,生产面积1800公顷,年总产量3000吨。保护区北接青冈县和望奎县,西临安达市、肇东市,南面、东南面与呼兰区接壤,东北与北林区相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原茎工艺长度70厘米以上,茎粗细1-2毫米,粗细均匀,颜色呈杏黄色、光泽好。 2、内在的品质指标:长纤维含量15-17%,短纤维含量15-16%,纤维拉力强度18-22kg,可挠度50-65mm。 3、执行标准:2002年国家重新制定了纤维亚麻原茎标准,既GB/T13833-2002标准。 4、总体评价:麻纤维长、柔软度好、透气性高、品质好。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兰西亚麻”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兰西亚麻”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