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特产西峡香菇介绍
西峡香菇,河南省西峡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河南省西峡县历来就有种植食用菌的传统。 西峡香菇朵形圆整,中大叶型,菇质肉厚,鲜菇菌盖浅褐色,花菇白色,花纹自然,肉质无海绵感,口感脆嫩、爽滑;干菇由茶褐色到白褐色,龟裂深而自然,底色淡黄,气味芳香。
2008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西峡香菇”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西峡香菇历史渊源
河南省西峡县历来就有种植食用菌的传统。
1997年,西峡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食用菌工作领导小组和西峡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
2005年,西峡县成立了香菇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统揽全县食用菌规划、生产、技术、管理及项目建设等工作;
2008年,西峡县成立了西峡香菇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指挥部,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西峡设立了县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办事机构——南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西峡办事处,畅通了西峡香菇出口的绿色通道;
2012年,西峡县成立了西峡食用菌产业化集群建设领导小组。
西峡香菇产品特点
西峡香菇朵形圆整,中大叶型,菇质肉厚,鲜菇菌盖浅褐色,花菇白色,花纹自然,肉质无海绵感,口感脆嫩、爽滑;干菇由茶褐色到白褐色,龟裂深而自然,底色淡黄,气味芳香。
西峡香菇产地环境
西峡香菇产自河南省西峡县,西峡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交汇带,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分界线,境内有林地面积3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8%以上,全年平均气温15.2℃,相对湿度69%,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具有明显的立体小气候,是香菇生长的天然适生地。
西峡香菇产品荣誉
2008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西峡香菇”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0年7月20日,西峡香菇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
西峡香菇地理标志
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田关乡、阳城乡、回车镇、五里桥镇、丁河镇、重阳乡、西坪镇、寨根乡、桑坪镇、石界河乡、米坪镇、军马河乡、双龙镇、二狼坪乡等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菌种
9608等优质香菇菌种的1、2、3级菌种。
立体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200米至800米。
原料要求
主料:为壳斗科的麻栎属、青冈属和桦科的桦木属的木屑。木屑直径3毫米至8毫米,鲜木屑含水量40%以下、干木屑含水量13%以下,无霉烂、腐朽、污染。
辅料:
(1)麦麸:无霉变、结块、污染,含水量13%以下。
(2)白砂糖:食用菌糖。
(3)石膏:生、熟均可,色白,无杂质。
栽培管理
拌料、装袋:
(1)栽培期:2至4月生产栽培。
(2)配方:木屑78%至80%、麦麸18%至20%、糖0.8%至1%、石膏1%的比例,把料拌匀,兑水至含水量58%至60%。pH值5至7。
(3)装袋:松紧适中、每袋干料1.3千克至1.5千克,栽培袋湿重3至3.3千克。
常压灭菌:料温整体达到100℃后,保持18个小时以上。
接种:料温下降到28℃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
发菌:发菌需45天至50天,保持发菌室干净、干燥、暗光、通风,温度维持在20℃至25℃,适当刺孔增氧,注意散堆降温。
越夏管理:越夏场地通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洁净、周边环境干净、整洁、无污染。
棚架环境要求及进棚管理:外棚四周要比内架宽出2米,遮阴网不少于二层,层间有35厘米至40厘米间距。遮阴度60%至70%,温度在28℃以下,湿度75%至80%,通风良好。自然转色,自然养菌,不随意翻动。150天至180天。
出菇管理:气温稳定在20℃以下,10月中下旬以后催菇。菌袋含水量在原袋重的80%至85%,湿度60%至85%,温度8℃至18℃,温差8℃至10℃。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初冬出菇,保持半阴半阳;冬季出菇,全光照。
采收与加工
采收:10月中旬至翌年4月采收,采收标准为子实体7至8成熟。
加工:烘干脱水加工,含水量≤13%。
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
级别
直径厘米
厚度厘米
要求
特级
4—6
≥3
剪柄,菌盖圆整,大卷边,白色,裂纹深,花纹自然,菌褶整齐,米黄色
一级
4—6
≥2
剪柄,菇形圆整,大卷边,花纹自然,白色,菌褶整齐,呈米黄色
二级
3—7
≥2
剪柄,卷边,菇形圆,裂纹浅,茶褐色,菌褶整齐、不倒伏,米黄色
理化指标:水分≤13.0%,糖分≥40.0%,粗蛋白≥15.0%,粗纤维≤6.0%,灰分≤7.0%。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南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西峡香菇补充介绍
地域范围
西峡香菇,河南省西峡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福建、浙江、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
特定品质
西峡香菇品质优,味道好,花菇率高,深受消费者欢迎。
文化典故
2010年,西峡县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达3万余户,超过农户总数的1/3,年种植规模保持在1亿袋左右,年产量(干品)3.5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1/10,成为“南菇北移”后中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地。形成的香菇市场年交易额稳定在10亿元左右,成为中国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加工地,每年从这里运出的香菇占全中国出口干香菇的70%以上、占全中国香菇总产量的近1/5,由此奠定了全中国干香菇的价格形成中心和出口货源集散中心地位。
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田关乡、阳城乡、回车镇、五里桥镇、丁河镇、重阳乡、西坪镇、寨根乡、桑坪镇、石界河乡、米坪镇、军马河乡、双龙镇、二狼坪乡等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西峡香菇”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