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特产土家腊肉介绍
土家腊肉在广西,四川,贵州等地方少数民族地方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都会做腊肉传统习俗。
土家腊肉菜品特色
少数民族的人们制作腊肉来由是:因为以前没有用来储存食物的冰箱,但是因为远离集市,鲜猪肉不易销售和储存,少数民族就选用新鲜的猪肉分割成块制作成腊肉保存下来,因为腊肉保存时间长而且不易损坏。少数民族一年中有很多传统节日,制作的腊肉可以保证过节有肉吃,客人来做客的时候也有肉招待。
土家腊肉营养价值
腊肉是湖北、四川、湖南湘西、江西、贵州、陕西、广西的特产,特别是湘西地区,土家族过年必备食物,在湘西的土家族自己还会制作速食腊肉,在张家界湘小伍家有见过。土家腊肉传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西部地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腊肉的功效
1、腊肉中磷、钾、钠的含量丰富,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元素;
2、腊肉是选用新鲜的带皮五花肉,分割成块,用盐、黑胡椒、丁香、香叶、茴香等香料腌渍,再经风干或熏制而成,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土家腊肉补充介绍
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土家腊肉的制作方法是:
(1)将猪肉分成三至五斤(或更大)的块,便于入味和加工储藏;
(2)把盐炒黄,加花椒炒出香味出锅;
(3)把肉用温盐抹匀,放入盆中,将盆底的肉皮朝下肉朝上,面上层的肉皮朝上肉朝下排放整齐,每3~5天翻一次,10天后沥干水分挂到熏房中;
(4)用松柏枝加核桃壳、花生壳、桔子皮等柴草料进行烟熏烘烤,月余后待肉变棕红时即可。
熏好的肉应该放在通风处,可保存两至三年不变质,名曰“腊肉”,也称“土家腊肉”、“恩施熏肉”。土家腊肉色泽焦黄、肉质坚实、熏香浓郁、风味独特。
食用时,取肉在火上将肉皮烧焦黄,放在温水中将皮泡软,刮洗干净备用。
腊肉的烹调方法比较多,不同部位不同,排骨、猪蹄一般用来炖,制作火锅;其它部位一般用来与鲊广椒、蒜苗、山野菜、小米一起炒、蒸而食。
比较有名的腊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鲊广椒炒腊肉、糖年肉、蕨粑炒腊肉、腊蹄子火锅等。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土家腊肉”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