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特产螺蛳介绍
螺蛳(Bellamya quadrata),是方形环棱螺的俗称,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他同属动物的全体。又有湖螺、石螺、豆田螺、金螺、蜗螺牛等的别称。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螺蛳古籍介绍
【螺蛳的功效介绍】:螺蛳(《纲目》)
【异名】蜗篱(《别录》),师螺(《本草拾遗》),蜗蠃(《纲目》)。
螺蛳营养成分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可食部
37
水分(克)
83.3
能量(千卡)
59
能量(千焦)
247
蛋白质(克)
7.5
脂肪(克)
0.6
碳水化合物(克)
6
膳食纤维(克)
0
胆固醇(毫克)
86
灰份(克)
2.6
维生素A(毫克)
0
胡萝卜素(毫克)
0
视黄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
核黄素(毫克)
0.28
尼克酸(毫克)
2
维生素C(毫克)
0
维生素E(T)(毫克)
0.43
a-E
0.43
(β-γ)-E
0
δ-E
0
钙(毫克)
156
磷(毫克)
98
钾(毫克)
75
钠(毫克)
252.6
镁(毫克)
178
铁(毫克)
1.4
锌(毫克)
10.27
硒(微克)
16.95
铜(毫克)
1.52
锰(毫克)
1.05
碘(毫克)
0
成分名称
含量(毫克)
成分名称
含量(毫克)
成分名称
含量(毫克)
异亮氨酸
277
亮氨酸
486
赖氨酸
378
含硫氨基酸(T)
252
蛋氨酸
120
胱氨酸
132
芳香族氨基酸(T)
537
苯丙氨酸
297
酪氨酸
240
苏氨酸
305
色氨酸
84
缬氨酸
318
精氨酸
491
组氨酸
131
丙氨酸
432
天冬氨酸
668
谷氨酸
1020
甘氨酸
466
脯氨酸
214
丝氨酸
281
【名家论述】《本草汇言》:螺蛳,解酒热,消黄疸,清火眼,利大小肠之药也。
顾汝琳曰: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因风因燥因火者,服用见效甚速。
惟堪煮热,挑出壳,以油酱椒韭凋和食之,不杂药料剂中。
螺蛳烹饪方法
海鲜美味炒螺蛳
主料:
螺蛳:500g
调料:
色拉油:适量;食盐:1汤匙;鸡精:1汤匙;酱油:1汤匙;姜、蒜:适量;八角、花椒、桂皮:适量;料酒:1汤匙;豆瓣酱:1汤匙;甜面酱:1茶匙;小葱:适量;茶叶:适量;白糖:1茶匙
做法:
1、先看看原材料:葱姜蒜可以多放一些
2、淡盐水泡一天,中间可换几次水,然后要反复洗干净,控净水备用
3、将螺蛳先干炒,除尽螺蛳的水分,大概1分钟,便于下一步入味。只放平时炒菜量的油就可以了
4、锅中放油,爆香所有调料,加入郫县豆瓣酱;甜面酱;料酒;酱油;糖;鸡精;补充清水一半,三分钟出锅
鲍鱼汁炒螺蛳
原料:
剪好的螺蛳、葱姜蒜、干辣椒、花椒、大料、小茴香、鲍鱼汁、白酒、酱油、白糖、鸡精
操作:
1、锅内放油煸香葱姜蒜放入干辣椒、花椒、大料、小茴香炒出香味2、放入剪好的螺蛳,倒入鲍鱼汁烹入酒翻炒加少许酱油、白糖、鸡精调味加少许水大火盖盖大火收汁即可
螺蛳补充介绍
“三月螺蛳四月蚌”,这是潜江的民谚,意为三四月正是潜江盛产螺蛳蚌的好时节。江汉平原人吃螺蛳不像外地人那样将其囫囵地炒个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入口,而是先把螺蛳用开清水“濯”过,再用断了半截的纺花锭子或者是一根竹签剔出螺蛳肉,按天(门〕潜(江〕沔(阳〕“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新近又有一种食用方法,即有蚌、腊肉、豆渣粑的所谓“三味火锅”,出人意外地在全市各餐馆遍地开花。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螺蛳”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