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特产丹江口翘嘴鲌介绍
丹江口翘嘴鲌,湖北省丹江口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丹江口翘嘴鲌体背青,腹部白而有光泽;体长而侧扁,体背略呈青色,背鳍、尾蓝青;头背面平直,头背部有隆起,体背部接近平直;口上位,下颌坚厚突出向上翘,上唇折叠可伸缩;眼大,腹部以白色为主,通体白色占70%,体色会随季节变化略带淡黄色。
2008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丹江口翘嘴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丹江口翘嘴鲌历史渊源
汉朝,《水经注》云:“武当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曰沧州,水至此,停汇渊寂,澄鲜蠲洁,为汉江名胜首称”。
唐朝,杜甫在《峡隘》一诗中写到“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白鱼”条【食疗】:“治肝气不足,补肝明目,助血脉。灸疮不发者,作鱼会食之”。
1958年,丹江口水库落成后,汉江上游洄游类鱼类与汉江下游和长江的联系被切断,随即在库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鱼类生态区域。
丹江口翘嘴鲌产品特点
丹江口翘嘴鲌体背青,腹部白而有光泽;体长而侧扁,体背略呈青色,背鳍、尾蓝青;头背面平直,头背部有隆起,体背部接近平直;口上位,下颌坚厚突出向上翘,上唇折叠可伸缩;眼大,腹部以白色为主,通体白色占70%,体色会随季节变化略带淡黄色。
丹江口翘嘴鲌产地环境
丹江口翘嘴鲌产自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汉江中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和大坝加高工程所在地。丹江口市有水域面积77万亩,占丹江口市国土面积3121平方公里的16.4%。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库区水面达到52万亩,水质符合国家Ⅰ-Ⅱ类地表饮用水标准,南水北调大坝加高以水域面积将近100万亩,适宜养殖丹江口翘嘴鲌。
丹江口翘嘴鲌产品荣誉
2008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丹江口翘嘴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丹江口翘嘴鲌地理标志
丹江口翘嘴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丹江口翘嘴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丹政函〔2007〕5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台乡、均县镇、习家店镇、凉水河镇、六里坪镇、土关垭镇、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浪河镇、丁家营镇、石鼓镇、官山镇、盐池河镇、均州路办事处、三官殿街道办事处、大坝办事处、丹赵路办事处、武当山街道办事处等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翘嘴鲌,属鲤形目、鲤科、鳊鲌亚科、鲌属。
(二)养殖环境条件。
环境:限于丹江口库区(汉库)水域。海拔95米至170米,平均水深35米,流速0.1至0.5米/秒。
水质:年均水温16.2℃,pH值7.5至8.0,透明度≥0.8米,溶解氧≥7.8毫克/升,氨氮≤0.2毫克/升,总磷≤0.05毫克/升,总氮≤1.3毫克/升,高锰酸盐指数≤2毫克/升。
(三)繁殖技术。
亲鱼来源与年龄:亲鱼来源于丹江口库区(汉库)野生或人工捕捞驯化繁育。亲鱼体质健壮,性腺发育好,体色正常,4到8龄,雌雄比例2至3:1。
产卵:卵无粘性。每年6至7月产卵一次。产卵水温22℃至28℃。
孵化:取卵时防止太阳直射,孵化温度20℃至30℃,溶解氧7毫克/升以上。
鱼苗:肉眼观察95%以上卵黄囊消失、鳔充气,能平游和主动摄食;且色泽光亮,群游活泼,90%以上有逆水能力;畸形、病伤率小于1%;95%以上全长≥0.7厘米,体长差别≤20%,体重差别≤30%。
(四)养殖技术。
放养密度:网箱放养密度与规格关系如下:
体长(毫米)
30~59
60~149
150~199
≥200
密度(尾/平方米)
≤400
≤150
≤70
≤30
饵料使用:饵料分天然或配合饲料。天然饵料以小鱼小虾为主,投饵量以70%至80%的鱼不抢食为度,成鱼投饵次数、时间,每天上、下午各一次,鱼种每天3至6次。
捕捞方式:仅限于网箱养殖或保护区域内野生捕捞,规格要求≥500克/尾。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初级加工腌制品生产工艺。
采用保护区域范围内的翘嘴鲌为原料,利用保护区域范围内的特殊自然环境制成的初级加工鱼。工艺流程:鲜鱼→破洗→入盐→风干→分捡→包装→入库。
(1)去鳞、去鳃、去内脏,清洗干净,室内温度≤20℃;
(2)加入4%的食盐,不添加其它任何物质,腌制时间≤72小时;
(3)风干,热干燥温度5℃至28℃,风干时间≤8小时;
(4)分级、真空包装;
(5)入库贮藏温度保持-8℃至-10℃。
(六)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
(1)鲜鱼:肉质细嫩鲜美。背部呈青色,腹部纯白色,体色光亮。分为三个等级:优级、一级、二级:
等级
项目
优级
一级
二级
质量
>2300克
1300克~2300克
500克~1300克
(2)冰鲜鱼:以鲜鱼加冰块包装成箱,保鲜贮运。不改变鲜鱼形态,保持鲜鱼色泽和肉质风味。等级、规格同鲜鱼。
(3)初级加工腌制品:保持整体鱼的形态,不破坏鲜鱼组织,肉质细腻,呈黄白色,色泽均匀,切面紧密,咸鲜适中,无异味、无霉变。
理化指标:
(1)鲜鱼:
项目名称
指标
蛋白质/(%)≥
17.00
脂肪/(%)≤
4.00
挥发性盐基氮/(毫克/100克)≤
5.00
维生素C(VC)/(毫克/千克)≥
10.00
谷氨酸(克LU)/(%)≥
2.70
赖氨酸(LYS)/(%)≥
1.70
氨基酸总和≥
17.00
(2)冰鲜鱼:挥发性盐基氮毫克/100克≤6.5,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氨基酸总和同鲜鱼。
(3)初级加工腌制品:
项目
指标
酸价/(以脂肪酸计)(毫克/克)≤
30.0
氧化值/(以脂肪计)(克/100克)≤
2.5
组胺/(毫克/100克)≤
30.0
铅(Pb)/(毫克/千克)≤
0.5
有机砷/(毫克/千克)≤
0.1
甲基汞/(毫克/千克)≤
0.5
镉(Cd)/(毫克/千克)≤
0.1
N-二甲基亚硝胺/(微克/千克)≤
4.0
水份(%)≤
60.0
盐份(%)≤
4.0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丹江口翘嘴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丹江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2020年7月22日,入选湖北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人名单(第1批)。
湖北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称
专用标志使用人名称
丹江口翘嘴鲌
十堰木丹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丹江口翘嘴鲌
丹江口市均县镇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丹江口翘嘴鲌
丹江口市宏丰水产品专业合作社
丹江口翘嘴鲌
丹江口市襄均水产专业合作社
丹江口翘嘴鲌
丹江口市元新水产技术有限公司
丹江口翘嘴鲌
丹江口市君发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丹江口翘嘴鲌
丹江口市晓峰渔业专业合作社
丹江口翘嘴鲌
丹江口市渔业公司
丹江口翘嘴鲌
丹江口圣源实业有限公司
丹江口翘嘴鲌补充介绍
丹江口翘嘴鲌原系长江、汉江土著鱼种,因丹江口大坝修建,在特定环境(水质、温度、酸碱度、光照)中繁衍生存的地域性特色产品,具有嘴上翘、眼下有10-15mm红线,背部肌肉突起,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侧线鳞79-83片,卵无粘性,性成熟晚(雌3-4龄、雄2.5-3龄)、个体大、肉质鲜(蛋白质含量比太湖鲌鱼高1个百分点、氨基酸高 0.5 个百分点)等特征。
鲌鱼是优质的淡水鱼类,喜生长在大水面、水质洁净、微流水、饵料生物丰富的水体。因品种的不同,鲌鱼个体大小悬殊,最大的翘嘴鲌可长到10多千克,蒙古鲌只有1千克上下。鲌鱼游动迅速,摄食霸道而凶猛,属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丹江口水库鲌类中生长数量、经济效益以翘嘴鲌为最优。
翘嘴鲌,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俗称:大白鱼、翘嘴巴。该鱼通体白色占70%,体长而侧扁,口上位,个体大,生长快,最大个体达15公斤以上,常见野生个体为1-10公斤,一周年达0.6-1公斤,两周年可达2-3公斤。雌鱼生长明显快于雄鱼。进行的饲喂对比实验表明,丹江口水库水域翘嘴鲌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长江流域其他地方的同类品种。在生殖特征上,丹江口水库水域翘嘴鲌卵无粘性,库区大水面自然繁殖过程中其卵在水中漂浮孵化。该鱼肉质细腻,肉味鲜美,营养价值极高。检验表明:该鱼蛋白含量极高,并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丰富,其中含 Ca575 mg/kg, P22.50 mg/kg, Fe5.6 mg/kg,维生素A 0.079mg/kg,维生素C达10.2 mg/kg。
地理标志产品
丹江口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申报鲌鱼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7年8月,经省质检总局初审,推荐给国家质检总局。
2008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组,听取对丹江口市委市政府做的“丹江口翘嘴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陈述报告,认为“丹江口翘嘴鲌”特色明显、品质优良,有较高知名度,倍受国内外客户青睐,价格比同类产品高五成以上,是淡水产品中的珍品,应被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
2008年12月,国家质监总局以2008年第132号公告批准丹江口翘嘴鮊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至此,丹江口翘嘴鮊鱼经过一年多的申报、论证和评审,最终被国家质监总局纳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
丹江口翘嘴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丹江口翘嘴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丹政函〔2007〕5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台乡、均县镇、习家店镇、凉水河镇、六里坪镇、土关垭镇、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浪河镇、丁家营镇、石鼓镇、官山镇、盐池河镇、均州路办事处、三官殿街道办事处、大坝办事处、丹赵路办事处、武当山街道办事处等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丹江口翘嘴鲌”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