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特产芷江鸭介绍
芷江鸭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芷江鸭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如赖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天冬氨基酸等。白条鸭胴体肉色红润,皮薄,骨细软,皮下脂肪少,肌肉发达,切面有光泽,纹理清晰,富有弹性;熟肉酥嫩,煮沸烹饪后肉汤乳白色,香味浓郁,不腥不腻。
2015年8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芷江鸭”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芷江鸭历史渊源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被流放至沅水流域,因品尝了当地村民为其盛情准备的鸭肉后,写出了“沅有芷兮澧有兰”的名句。
元朝,芷江就有中秋节必吃芷江鸭的传统食俗,同时有将制好的鸭制品赠送亲朋好友的习俗。
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记载,“芷江鸭”又称“仔姜鸭”,后更名为芷江鸭。
20世纪90年代,芷江成立了芷江鸭研究协会。
2004年,芷江成立了芷江鸭产业化养殖项目领导小组,并建起芷江鸭养殖技术服务中心。
芷江鸭产品特点
芷江鸭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如赖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天冬氨基酸等。白条鸭胴体肉色红润,皮薄,骨细软,皮下脂肪少,肌肉发达,切面有光泽,纹理清晰,富有弹性;熟肉酥嫩,煮沸烹饪后肉汤乳白色,香味浓郁,不腥不腻。活体鸭体长而丰满,嘴长,眼大而灵活,头稍小,颈细长,鼻孔较大略呈圆形,腿粗壮,两腿间的距离宽,胸部深宽,臀部丰满下垂而不擦地,尾部宽扁齐平,羽毛细致,以深褐色麻雀羽居多。
芷江鸭产地环境
芷江鸭产自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北受武陵山系控制,西受天雷山影响,东南盘亘雪峰山脉。总体地势由北西向东南方向倾斜。四周高,中部低,形成盆地。由于地质构造与岩性组合较复杂,在内外营力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多种地貌类型,多姿多态。兼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而以山地、丘陵、岗地为主。
芷江境内有潕水、清水江、辰水3大流域,大小溪河294条,河流总长1468.3千克。芷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5.8°C~17.3°C,年降雨量1156.4~1432.9毫米。平均日照1527.7小时,年无霜期279天,适宜养殖鸭类。
芷江鸭产品荣誉
2015年8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芷江鸭”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芷江鸭地理标志
芷江鸭产地范围为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罗旧镇、新店坪镇、牛牯坪乡、艾头坪乡、岩桥乡、水宽乡、木叶溪乡、麻缨塘乡、竹坪铺乡、土桥乡、杨公庙乡、梨溪口乡、洞下场乡、楠木坪乡、晓坪乡、萝卜田乡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当地麻鸭
二、环境条件
山间盆地地貌,域内溪、河、水塘、河滩广布,水质好,水稻种植面积大,水生动、植物饲料资源丰富。
三、饲养管理
饲养方式:白天水面放养,夜晚入舍饲养,早晚补饲。
饲料:放养期间采食天然动植物饲料,舍饲期间补饲一定量精料。
饲养密度:放养密度≤100只/亩。
出栏:日龄120至150天,公鸭体重1.5至2.0千克,母鸭1.5至2.5千克。
四、屠宰加工
鸭源要求:产自保护区的符合要求的健康鸭源。
屠宰加工工艺流程:
毛鸭验收→吊挂→放血→浸烫→去毛→一次转挂→浸蜡→净小毛→开膛→掏舌→掏肫→净膛→宰后检验→二次转挂→预冷杀菌→分割切块包装→内外包装物料验收→速冻→金属探测→冷藏。
关键工艺要求:
(1)电击:鸭挂线后电击晕,电压70至90V,时间5秒。
(2)浸烫:浸烫水温58至62℃,时间4至5分钟,不得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出现破皮、遗留黄皮等现象。
(3)去毛:脱毛时间55秒左右,脱净率≥95%。
(4)浸蜡与脱蜡:温度80℃±2℃,持续时间5秒,浸蜡次数4次。
(5)脱蜡:在25至32℃水池中冷却使蜡适度凝固,冷却时间30秒,将已凝固的蜡从鸭身上剥除,鸭体不得残留蜡块。
(6)净小毛:在浸蜡脱毛后鸭胴体逐只检查、摘除身上残留的尾羽、翅羽、黄皮。
(7)速冻:产品入库前,在-30℃条件下速冻。
(8)运输:运输过程中冻品≤-18℃全程制冷。
五、质量技术要求
感官特色:
胴体肉色红润,皮薄,骨细软,皮下脂肪少,肌肉发达,切面有光泽,纹理清晰,富有弹性;熟肉酥嫩,煮沸烹饪后肉汤乳白色,香味浓郁,不腥不腻。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赖氨酸≥
1.24
苯丙氨酸≥
0.56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芷江鸭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芷江鸭的检测机构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芷江鸭补充介绍
鸭肉酥软,色泽黄亮,吃起来肉汁酥香,油而不腻,味道爽口
据历史记载:芷江鸭系中国湘西著名侗乡特产食品,历史悠久,色香味俱佳,驰名中外。自元朝开始,芷江就有中秋节必吃芷江鸭的传统食俗,同时有将制好的鸭制品赠送亲朋好友的习俗。芷江鸭的制作主要是利用芷江秋、冬两季独特的气温和独特的配料,使之泛发出一种独特的香味。选用放养于稻田山涧小溪的纯种麻鸭为原料,经抹蜜、油炸,用芷江本地野生芷草等多种天然香料和多年循环老汤,加上侗乡传统工艺精细烹制而成,具有皮色鲜艳、肉嫩可口、滑爽不腻、回味悠久等独特风味和营养滋补之功效。 据考证:清顺年间,乾隆皇帝南巡,途经沅洲府(芷江)闻其香而醒神,食后称之为天下佳肴。清西湖制台魏武庄调任云贵时途经沅洲(芷江)品尝了三癞子的炒鸭后,大加赞赏芷江鸭肉香、酥、脆、辣,鲜味醇香,油而不腻,口感独特,流传至今。
特点
芷江鸭食品唯独芷江所产,其主要特征是:一、秋、冬两季的气温、湿度、风速与周边邻近县、市区的气温、湿度、风速有着不同之处。因此,利用这一温差、速差制作出的“芷江鸭”有着独特的风味。二、“芷江鸭”的配料唯独芷江县所有,邻近县、市都没有。三、“芷江鸭”有肉质细嫩、肉紧、肉酥、肉爽、水份脂肪低的特点。 上述决定了“芷江鸭”熟食品唯独芷江所产的主要品质。
做法
主料 老麻鸭1只 配料 油、老姜、辣椒、大蒜、生抽王 1.活鸭宰杀后去内脏,剁成大块洗净,老姜、辣椒切片,大葱扎成麻花状备用。 2.炒锅放油,大火烧热后,先将鸭头和鸭腿放入,加老姜和辣椒片稍炒一下,再加入鸭肉块,大火爆炒,直到鸭子外皮成金黄色。 3.锅内加水,用小火慢慢炖两个小时即可,起锅前十分钟加入大葱。 菜品特点:鸭肉酥软,色泽黄亮,吃起来肉汁酥香,油而不腻,味道爽口。 菜品制作:红辣子餐馆鸭血 鸭血有补血和清热解毒的作用,还有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功效。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芷江鸭”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