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特产洞庭银鱼介绍
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珍贵鱼种
洞庭银鱼又称面条鱼,形呈圆条状,长约6.6厘米,通体透明,洁白如银,无鳞无刺 ,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珍贵鱼种。
洞庭银鱼营养价值高,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相传,清雍正、乾隆二帝 先后微服游江南时,均在岳阳品尝过此鱼。1918年在巴拿马国际名产会上,洞庭银鱼被列为世界名产之一。
洞庭银鱼洞庭湖银鱼的价值
人们发现洞庭湖银鱼不但洁白忠诚,而且肥美鲜嫩,于是有人把它烹制成各色各样的肴馔,成为人间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在唐宋时期,就有食用洞庭湖银鱼的记载,如唐人诗云:“白白湖鱼入馔来”。又如宋人张先诗有“春后银鱼霜下鲈”之句,把银鱼与鲈鱼相提并论,可见银鱼已被人们列为鱼中珍品了。
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出版的《宋氏养生部》记有“银鱼宜调面油煎”,意思是说,把银鱼拖糊煎炸,是最好的烹饪方法之一。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银鱼作了较详细的记述:“银鱼,被人尤重小者,曝干以货四方,清明有子,食之甚美;清明后出子瘦,但可作酢腊耳。”总结了当地人捕捞银鱼的时间和加工方法。清康熙年间,银鱼被列贡品进献皇室,足见身价之不凡。
“洞庭枇杷黄,银鱼肥又香。”五月枇杷黄熟之时,正是银鱼上市之季。每当此时,洞庭湖畔,商贾云集,皆缘于银鱼,已成为洞庭水乡历年的又一风景。
洞庭银鱼补充介绍
洞庭银鱼不但肉质细嫩,而且含蛋白质丰富,并具有宽中健胃、滋阴补肾之功能。食时,一般将鲜银鱼取熟猪油煎炒或以瘦肉、鸡蛋烹汤,是味道鲜美的佳肴。此外,晒干后,做汤或煎炒也各具千秋。岳阳筵席上的“银鱼三鲜”,味道鲜美,脍炙人口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洞庭银鱼”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