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特产醋熘鳜鱼介绍
醋溜鳜鱼是一道的地方名菜,属于淮扬菜。以鳜鱼和韭黄为原料,此菜外焦脆里鲜嫩,浇上沸卤汁,发出“吱吱”响声,醋香扑鼻,甜酸适口。
醋熘鳜鱼历史文化
1.醋馏鳜鱼是扬州传统名菜,由古代名菜“全鱼炙”发展而来。
2.此菜在制作时,需厨师动作和谐娴熟,加工时要求剞刀匀称,挂糊均匀;加热时对火候要求尤为严格。
3.上桌时由两名服务员配合,一人捧鱼,一人端卤,同时跑入店堂,俗称“跑汁”。鱼置桌上,立刻浇上卤汁,响声大作,满室生香,使筵饮情绪步入高潮。春秋战国时,吴公子光欲杀吴王僚自立,伍子胥将勇士专绪推荐给公子光。光知王僚爱食“鱼炙”,即命专绪至太湖名厨太和公处,专习烹“鱼炙”之术,3个月学成后,光设宴请僚,命专绪藏匕首于“鱼炙”腹中进献,乘机杀僚,事成,公子光遂夺取政权。
清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有一次驾临松鹤楼,偶见案桌上满身斑点的鳜鱼活蹦乱跳,即起欲食之念。掌厨在古代“炙鱼”烹饪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乾隆食后赞不绝口。
醋熘鳜鱼菜谱功效
补虚养身调理健脾开胃调理
醋熘鳜鱼食谱营养
鳜鱼:鳜鱼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适于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者食用;并具有补气益脾的滋补功效。
醋熘鳜鱼营养成分
·热量(5922.70千卡)
·蛋白质(209.42克)
·脂肪(392.19克)
·碳水化合物(392.69克)
·膳食纤维(2.98克)
·维生素A(180.80微克)
·胡萝卜素(367.00微克)
·硫胺素(0.38毫克)
·核黄素(0.91毫克)
·尼克酸(62.26毫克)
·维生素C(18.90毫克)
·维生素E(169.75毫克)
·钙(894.45毫克)
·磷(2592.50毫克)
·钠(5396.92毫克)
·镁(498.65毫克)
·铁(38.81毫克)
·锌(14.84毫克)
·硒(270.48微克)
·铜(1.87毫克)
·锰(5.61毫克)
·钾(3795.20毫克)
·维生素B6(0.30毫克)
·泛酸(0.14毫克)
·叶酸(40.90微克)
·胆固醇(1240.00毫克)
醋熘鳜鱼制作工艺
1.大蒜去蒜衣,洗净;
2.韭黄择洗干净,切段;
3.葱去根须,洗净,切段;4.姜洗净,切片;
5.将鳜鱼去鳞、鳃、鳍,剖腹,去内脏洗净;
6.在鱼身的两面剖成牡丹花刀,用线扎紧鱼嘴;
7.用刀将鱼头、鱼身拍松;
8.将锅置旺火上,舀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
9.将鱼在水淀粉中均匀地挂上一层糊,一手提鱼尾,一手抓住鱼头,轻轻地将鱼放入油锅内,初炸至呈淡黄色捞起;
10.解去鱼嘴上的扎线,略凉后再将鱼放入七成热的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出;
11.稍凉后,再放入八成热的油锅内炸至焦黄色,待鱼身浮上油面,捞出装盘,用于净的布将鱼按松;
14.在第二次复炸鱼的同时,另取一只炒锅上火,舀入花生油100克烧热,放入葱、姜炸香,加酱油、绍酒、白糖和清水500毫升,同烧;
15.待烧沸后,用水淀粉勾芡,再淋入香油、醋、韭黄段、熟花生油50克,制成糖醋卤汁;
16.在制卤的同时,另取炒锅上火,烧至锅底灼热时,舀入熟花生油100克,及时将另一只锅内卤汁倒入;
17.将鱼和卤汁快速端到席面,趁热将卤汁浇在鱼身上,便发出“吱吱”的响声;
18.再用筷子将鱼拆松,使卤汁充分的渗透到鱼内部即成。
醋熘鳜鱼工艺提示
1.选用1000克左右的鳜鱼为宜。
2.剖牡丹花刀时,刀距为2.4厘米,深至鱼骨刀刃再沿鱼骨向前平批1.5厘米。
3.做此菜要程序明确,先后三次油炸,每次油温不同;每炸一次需“醒”一次。关键在于3只炒锅运用得当,即鱼炸好后,汁也做好浇上,否则发不出“吱吱”响声。
4.此方法也运用鲤鱼、黄鱼。
5.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花生油2000克。
醋熘鳜鱼补充介绍
醋熘鳜鱼
淮扬宗师丁万谷先生的代表作。鳜鱼有果子酱风味,酸甜适口,骨酥肉松。串滋要活,跑滋要快,带有演示色彩,利用“锅红—油泼—滋汁”瞬间叠加,使滋汁翻腾不已,趁势浇在热鱼上,使卤汁迅速渗入,醋香味四溢,鱼肉、鱼骨皆入味。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醋熘鳜鱼”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