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特产万安玻璃红鲤鱼介绍
江西省万安县。与兴国红鲤、荷包红鲤并列为江西“三红”。万安玻璃红鲤鱼除形态艳美,可供观赏外,且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据测定,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超过一般鲤鱼,是人们喜食的宾宴佳品。
玻璃红鲤历史
1963年,万安县麻源农场水产队从长江南岸的瑞昌县码头公社采购了一批长江鱼苗,养至7~8厘米规格,渔工刘烷庭等在除野时发现其中有4尾透明红鲤鱼,当时觉得新奇,未予清除,仍放回饲养。
1965年后达到性成熟,经自然产卵孵化,孵出鱼苗1万余尾,鱼体透明,且多为红色个体,当时称其为玻璃红鲤。经过试养,这种鱼就以其生长较快、尤其是肉质较普通鲤鱼细嫩和具有独特的透明性状很受附近群众欢迎,陆续引种饲养。
由于文革影响,再加上缺乏科学的系统选育,致使其在自然条件下随机交配,后代体色不一,性状不稳定,混杂现象较为严重。
1973年从麻源农场水产队引进104尾开始进行万安玻璃红鲤的定向培育研究,同年列为地、县重点科研项目;
1980年列为省科委重点科研项目,委托吉安地区科委主管,万安县鱼种场和江西大学生物系为课题承担单位,并邀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作为协作单位,经过10年努力,至1983年已培育到F6代,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经济性状显著提高;
1984年1月通过了由江西省科委组织邀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三十八个单位、四十六位专家进行了技术鉴定,确定万安玻璃红鲤是我国又一淡水养殖良种,认为玻璃红鲤具有基本稳定的性状,群体生产效益明显,确认玻璃红鲤为我国继荷包红鲤之后选育成功的又一个鲤鱼品种,正式命名为“万安玻璃红鲤”。
1985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玻璃红鲤获农业部优良产品奖;
1999年建立省级万安玻璃红鲤良种场,上海水产大学水产种苗检测中心再次对玻璃红鲤进行种质检测,结果表明该鱼生物学性状稳定;
2000年9月14日经全国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农业部发文公告,万安玻璃红鲤为适宜全国推广的水产优良新品种同年9月,经农业部审核通过,发布第134号公告确认,品种登记号:GS-01-002-2000。
2003年12月万安水库、生态水产科技园生产的“赣泉”玻璃红鲤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A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证书。
玻璃红鲤营养价值
玻璃红鲤属中脂肪、高蛋白鱼类,口感比普通鲤鱼肉嫩、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达21-27%,脂肪适中为1.7-5.7%,氨基酸组分完全,富含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必需氨基酸,尤其含有较多的赖氨酸、谷氨酸、门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使之具有肉质鲜美的特点。鱼体肌肉中还有适量的微量元素和血红素,2004年10月经北京大学营养与保健食品评价中心实验结果表明,万安玻璃红鲤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作用。对人体保健有益,食用价值高。
适应能力强,全国各地均可养殖。适宜池塘主养、水库套养、网箱单养和稻田养殖,养殖效益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新品种。
玻璃红鲤不但可以食用,还具有观赏价值。玻璃红鲤的养殖方法与其他的鲤鱼大致相同。北京中南海春耦斋池塘中放养就是玻璃红鲤。
万安玻璃红鲤鱼补充介绍
万安玻璃红鲤鱼,是1963年该县麻源垦殖场水产大队从长江鱼苗中发现,经过十多年的杂交选育和定向培育而成。因该鱼全身透明(幼鱼可-内脏器官),体色艳红,故取名为"万安玻璃红鲤鱼"。经1984年国家水产局组织全国三十多个水产单位的专家,教授鉴定,确认为全国淡水鱼类新产品,并在同年全国水产品展销中获得优质水产品奖。
万安玻璃红鲤鱼除形态艳美,可供观赏外,且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据测定,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超过一般鲤鱼,是人们喜食的宾宴佳品。
万安玻璃红鲤鱼是一种适应范围广,前期生长快,抗病力强,食性较杂的鱼种,该鱼到86年止,除西北区外,全国其它各省,市均已进行了引种养殖,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大力繁殖推广,该县已建立了"万安玻璃红鲤鱼"研究所和繁殖培育基地,近年来每年提供鱼5000余万尾,商品鱼5万余公斤。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万安玻璃红鲤鱼”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