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特产长白卷耳介绍
长白卷耳(学名:Cerastium baischanense Y. C. Chu)是石竹科卷耳属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吉林等地,生长于海拔1,700米至2,400米的地区,多生于高山冻原和温泉附近的多石质火山口湖一带,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长白卷耳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密集丛生,高6-20厘米,全株较密被开展的毛。根茎细,斜上升,多分歧。茎多数,细弱,稍上升,下部的毛向下形展,上部的毛呈水平状开展,有时由叶腋抽生短缩的小枝,小枝上密生短小的叶簇。叶基部稍连生,两面及边缘被疏柔毛,下叶倒披针形,较小,基部渐狭成柄状,先端稍尖;中部茎生叶较大,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3-2厘米,宽2-4毫米,基部楔形,先端稍尖,中脉明显;上叶较小。
聚伞花序顶生,通常具3-5朵花;苞草质,广披针形,急尖,被疏柔毛;花梗长4-15毫米,密被开展的毛;萼片长圆状披针形或近长圆形,长4-5毫米,先端钝,背面被疏柔毛,先端及边缘带宽的白膜质;花瓣白色,比萼稍长,长圆状倒卵形,长5-5.5毫米,宽2-2.5毫米,基部楔形,无毛,顶端叉状2裂达1/5-1/4;雄蕊10枚,比花瓣短,花丝无毛;子房近圆球形,花柱5枚。
蒴果圆筒形,长8-10毫米,比萼片长1倍,先端稍弯,10齿裂,齿片直立,种子广卵形,稍扁,长0.7-0.8毫米,表面被疣状突起。花期6-8月,果期7-8月。
长白卷耳主要价值
【功用主治-卷耳的功效】祛风散热,解毒杀虫。
治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风癞,疔肿,热毒疮疡,皮肤瘙痒。
①《别录》:治膝痛,溪毒。
②《药性论》:主肝家热,明目。
③《唐本草》:主大风,癫痫,头风,湿痹,毒在骨髓,除诸毒螫,杀疳湿匿,主腰膝中风毒。
亦主猘狗毒。
④《本草拾遗》:叶挼安舌下,令涎出,去目黄好睡。
⑤《履巉岩本草》:去风活血。
⑥《纲目》:善通顶门连脑。
⑦《天宝本草》:去风解毒。
治肚大青筋,皮肤瘙痒,风湿症。
⑧《广东中药》II:治红云血癣,痰火核,感冒,鼻渊。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捣汁、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①《千金·食治》:不可共猪肉食。
②《唐本草》:忌米泔。
③《本草从新》:散气耗血,虚人勿服。
①治妇人血风攻脑,头旋闷绝,忽死倒地,不知人事:喝起草嫩心,阴干为末,如常酒服一大钱。
(《斗门方》)②治中风伤寒头痛,又疗疔肿困重:生捣苍耳根叶,和小儿尿绞取汁,冷撮一升,日三度,(《食疗本草》)③治中风,头痛,湿痹,四肢拘挛痛:卷耳嫩苗叶一斤,酥一两。
先煮卷耳三、五沸,漉出,用豉一合,水二大盏半,煎豉取汁一盏半,入卷耳及五味,调和作羹,入酥食之。
(《圣惠方》苍耳叶羹)④治赤白下痢:卷耳草不拘多少,洗净,以水煮烂,去滓,入蜜,用武火熬成膏。
每服一、二匙,白汤下。
(《医方摘元》)⑤治目上星翳:鲜苍耳草,捣烂涂膏药上贴太阳穴。
(《浙江民间草药》)⑥治大风及诸风疾:苍耳不以多少,碾为细末,用大风(子)油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用荆芥茶送下,不拘时候服。
(《履巉岩本草》)⑦治癞:嫩苍耳、荷叶各等分。
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袖珍方》)⑧治疔肿,出根:苍耳烧作灰,和腊月猪脂封之。
(《本草拾遗》)⑨治热毒攻手足,赤肿焮热,疼痛欲脱:苍耳草绞取汁以渍之。
(《千金方))⑩治中耳炎:鲜苍耳全草五钱(干的三钱)。
冲开水半碗服。
(《福建民间草药》)⑾治疥疮痔漏:苍耳全草煎汤熏洗。
(《闽东本草》)⑿治风疹和遍身湿痒:苍耳全草煎汤外洗。
(《闽东本草》)⒀治赤白汗斑:苍耳嫩叶尖和膏盐擂烂。
五、六月间擦之,五、七次。
(《摘元方》)⒁治花蜘蛛毒咬人:野缣丝,捣汁一盏服,仍以渣敷之。
(《摘元方》)⒂治虫咬性皮炎:鲜苍耳茎叶、白矾、明雄各适量。
共捣成膏,外敷螫咬处,固定。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长白卷耳分长环境
生于高山冻原,高山温泉附近的多石质地及火口湖附近较湿润的碎石坡。归属地中国(东北)。
产于中国吉林。生于高山冻原或温泉附近的多石质火山口湖一带。模式标本采自吉林安图。
长白卷耳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长白卷耳补充介绍
长白卷耳
多年生草本,密集丛生,高6-20厘米,全株较密被开展的毛。根茎细,斜上升,多分歧。茎多数,细弱,稍上升,下部的毛向下形展,上部的毛呈水平状开展,有时由叶腋抽生短缩的小枝,小枝上密生短小的叶簇。叶基部稍连生,两面及边缘被疏柔毛,下叶倒披针形,较小,基部渐狭成柄状,先端稍尖;中部茎生叶较大,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3-2厘米,宽2-4毫米,基部楔形,先端稍尖,中脉明显;上叶较小。聚伞花序顶生,通常具3-5朵花;苞草质,广披针形,急尖,被疏柔毛;花梗长4-15毫米,密被开展的毛;萼片长圆状披针形或近长圆形,长4-5毫米,先端钝,背面被疏柔毛,先端及边缘带宽的白膜质;花瓣白色,比萼稍长,长圆状倒卵形,长5-5.5毫米,宽2-2.5毫米,基部楔形,无毛,顶端叉状2裂达1/5-1/4;雄蕊10枚,比花瓣短,花丝无毛;子房近圆球形,花柱5枚。蒴果圆筒形,长8-10毫米,比萼片长1倍,先端稍弯,10齿裂,齿片直立,种子广卵形,稍扁,长0.7-0.8毫米,表面被疣状突起。花期6-8月,果期7-8月。
生于高山冻原,高山温泉附近的多石质地及火口湖附近较湿润的碎石坡。地中国(东北)。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长白卷耳”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