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山特产李记坛肉介绍
李记坛肉,始于1918年,天津人李学新到山水秀丽、风景优美的铁岭龙首山下铁岭银州镇,开一小饭馆,首创坛肉。起初,李学新用铁锅炖肉,为除铁腥味,在砂锅炖肉启示下,改为坛肉,在北方颜有名气。此菜选料讲究,刀工整齐,注重火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味厚,小料味浓,余香薄口,是传统的地方风味佳肴。
李记坛肉工艺关键
1.煸炒肉块要迅速,如掌握不好,白糖先制成糖色再加入也可。
2.此菜是火候菜,急火可使各种调料浸入肉内,三四开后小火炖,能使肉中的油抽出束,使肉肥而不腻,微火可保持肉形状,瘦而不碎、不柴。
李记坛肉制作方法
1.将五花肉与瘦肉切成4厘米见方,葱切段,姜切厚片,腐乳用筷子弄碎。
2.勺上火,加底油,油热下入肉块,用大火爆炒,下入糖,翻炒,待肉块呈金黄透亮颜色时,放面酱、姜片、葱段、蒜瓣、盐、大料、腐乳、料酒、汤,大火烧开,小火炖20分钟,转入微火炖6成熟。
3.坛子上火,倒入炖肉,用小微火炖2小时左右,肉烂香为止。
李记坛肉补充介绍
坛肉,是东北地方别有风味的菜肴之一,它是在大炖肉、红烧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北各地坛肉馆有很多,然而,最有名的要数坐落在龙首山下的铁岭市李记坛肉了。
李记坛肉是由李学新于1918年从天津逃荒到铁岭而首创的,至今已经四代将近百年。1989年李记坛肉申请办理了国家专利,成为铁岭市个体饮食业获国家专利的第一家。正宗真传,李记坛肉只此一家。
李记坛肉自1918年开创以来,深受各阶层人们的喜爱,上至达官显贵,下到普通百姓,人人喜欢品尝,历时百年,经久不衰。
李记坛肉的特点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风味独特,经济实惠。根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对于健康的成年人,尤其是青少年,吃顿肥瘦兼有的猪肉,一般不多于100克,是有益无害的。伟人毛泽东之所以喜欢吃红烧肉,就是同为它有补脑的作用。李记坛肉比一般红烧肉还好吃,可惜毛主席有生之年没有品尝到。1985年陶铸夫人曾志率团到铁岭视察时特意提出品尝李记坛肉。满口喷香的李记坛肉,配以雪白肉头的焖大米饭,人人赞不绝口。由李记坛肉开创的坛肉饮食,为铁岭赢得了"坛肉城"
的美称。
现在,李氏后代继承祖传技艺,在银州区光荣街和柴河街开设了两处李记坛肉馆,继续为人们奉献美味佳肴。他们还根据形势发展和群众需要,增加传统风味的骨架、酱菜、酥鱼等小吃,更加赢得人们的喜爱。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李记坛肉”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