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特产

北沙参

北沙参特产照片

喀喇沁旗特产北沙参介绍

伞形科珊瑚菜属植物

珊瑚菜(拉丁学名: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渐危种,又名北沙参,其根入药。多年生草本,高5-25厘米。主根细长,圆柱形,分枝,叶基生,白色花瓣,果实呈圆形或卵形。。

生于中国沿海地区,尤以海滨沙滩上分布甚广。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珊瑚菜广泛用作镇咳祛痰药,并可食用,经济价值较大;对对研究伞形科植物的系统发育,种群起源,以及东亚与北美植物区系,均有一定意义。

珊瑚菜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柔毛。根细长,圆柱形或纺锤形,长20-70厘米,径0.5-1.5厘米,表面黄白色。茎露于地面部分较短,分枝,地下部分伸长。叶多数基生,厚质,有长柄,叶柄长5-15厘米;叶片轮廓呈圆卵形至长圆状卵形,三出式分裂至三出式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至卵圆形,长1-6厘米,宽0.8-3.5厘米,顶端圆形至尖锐,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边缘为白色软骨质;叶柄和叶脉上有细微硬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叶柄基部逐渐膨大成鞘状,有时茎生叶退化成鞘状。

复伞形花序顶生,密生浓密的长柔毛,径3-6厘米,花序梗有时分枝,长2-6厘米;伞辐8-16,不等长,长1-3厘米;无总苞片;小总苞数片,线状披针形,边缘及背部密被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花白色;萼齿5,卵状披针形,长0.5-1毫米,被柔毛;花瓣白色或带堇色;花柱基短圆锥形。

果实近圆球形或倒广卵形,长6-13毫米,宽6-10毫米,密被长柔毛及绒毛,果棱有木栓质翅;分生果的横剖面半圆形。花果期6-8月。

珊瑚菜主要价值

珊瑚菜营养成分

运用国标法对江苏沿海滩涂生长的野生珊瑚菜嫩茎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珊瑚菜嫩茎叶主要营养物中含水量86.81%、粗蛋白1.03%、粗脂肪0.18%、粗纤维3.62%、灰分3.95%;抗坏血酸含量较高,达46.52mg/100g;含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0.661g/100g,鲜味氨基酸含量达3.312g/100g,必需氨基酸模式与FAO/WHO接近;钠、铁的含量丰富,分别为28.37mg/100g、19.35mg/100g,铜、锌、镉、铬、铅的含量未超国家限量标准,食用安全。

珊瑚菜食用

珊瑚菜的嫩茎叶均可作为疏菜食用,其根是著名的中药材,与人参、玄参、丹参、党参并称为五参,是一种很有发展的保健蔬菜。

珊瑚菜经济

珊瑚菜适宜在平坦的沿海沙滩或排水良好的沙土和沙质土壤中生长;抗碱性强,是对盐碱土的指示作物。珊瑚菜味甘、微苦、性凉,珊瑚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保健食品之一,在日本、美国及东南亚地区备受青睐,是一种创汇农产品,亩收益可达4000-5000元。

珊瑚菜药用

本种植物根经加工后药用,即商品药材“北沙参”,有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阳虚肺热干咳、虚痨久咳,热病伤津、咽干口渴诸症。

珊瑚菜保护现状

珊瑚菜生长现状

渐危种。珊瑚菜又名北沙参,其根入药,为中药材。生于中国沿海地区,尤以海滨沙滩上分布甚广。随着城市和港口建设,需要大量用沙,因而生长珊瑚菜的沙滩常被挖掘,生境遭到破坏,影响繁殖生长;加上药农连年挖根。因此资源逐渐减少,分布面积越来越窄。

珊瑚菜保护级别

随着城市和港口建设大量用沙,使其几乎绝迹,因而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

珊瑚菜保护措施

为了持续利用和不致濒危,建议近海地区的医药单位,有计划采挖使用,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单项自然保护区,开展引种栽培和繁殖试验。

开展了野生珊瑚菜资源普查、资源收集的基础性工作,建立野生珊瑚菜原生境保护点,建立防护、隔离和排水设施,保证野生珊瑚菜原生境不受人为破坏,留给野生菜生长、繁育的空间,有效遏制植物资源衰竭的趋势。国家农科部门也将对“保护圈”的野生珊瑚菜做进一步研究,以做大面积种植和开发。

珊瑚菜繁殖方法

秋播时,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h,捞出堆积,每天翻动一次,需适当喷水保持水分,至种子润透即可播种。春播,入冬前种子与河沙按1∶3混拌均匀,装入木箱,不要加盖,冬季将其埋于地下,要保持湿润,翌春解冻后取出播种。

北沙参补充介绍

  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牛家营子村西山根村民刘彩红两口子来到自家地里,挖出去年种植的药材铁奇,然后翻整土地,准备今年种上桔梗。刘彩虹的丈夫说:“去年种铁奇,今年种桔梗,轮番种。一般沙参销往广州,桔梗由博州客商收了再转销韩国,现在我们牛营子地区又有3个蒙吉药业跟我们签合同,在销售方面是有保障的。”

   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是全国八大药材基地之一,其中主导产品北沙参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桔梗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1999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北沙参、桔梗之乡”。为了把中蒙药材产业做大做强,他们招商引进了赤峰蒙古药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药农提供药材良种繁育、中药材购销、饮片加工、科技为一体的服务,以高于同期市场价格收购,让利于药农。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北沙参”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北沙参”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