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特产泥哇呜介绍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民间乐器
泥哇呜,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民间乐器,属边棱气鸣乐器。在当地对该乐器有不同的称谓,有称泥吹吹、吹吹子、泥箫、泥娃娃、啊欧子,泥牛埙和牛角箫。在固原地区有称谓“哇呜子”,这件乐器尤以在西海固一带最为盛行。泥哇呜由土制乐器演变而来,因吹出来的声音“呜呜哇哇”而得名。
泥哇呜吹奏方法
吹奏时,双手托捧泥哇呜,拇指、中指夹持,口对吹孔送气发音,指法各有不同,音域多为d1—a1或d1—c2。小者音色清脆、悠扬,大者音色浑厚、深沉。蝶形泥哇呜两端和牛角形泥哇呜有些相似,外表美观、别致,是妇女喜爱吹奏的泥哇呜品种。牛头形泥哇呜在山区或农、牧区普遍使用,它既是牧民和牧童喜爱的自娱性乐器,又是辅助牧业生产的工具。常用于独奏。牧民多用以吹奏民歌小调,常常是见景生情,自编自奏。传统乐曲《苏武牧羊》、《放牧小调》、《即兴曲》等。当然,随着泥哇呜这件民间乐器的不断改良,现已有不少创作乐曲,如《阿哥的泥哇呜》、《原州小曲》和《我爱我的台湾岛》等。
泥哇呜补充介绍
泥哇呜又称牛头埙或泥箫,是宁夏回族的一种民族乐器,用胶泥做成,也有烧制成陶器。泥哇呜是回族的传统乐器,是埙的一种,埙2005年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乐器泥哇呜,这项民间艺术正在迅速消失,传承遇到了危机。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泥哇呜”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