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特产转经筒介绍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梵林转经筒、转经桶等,与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嘛呢”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有的人还用水力、灯火热能,分别制作了水转嘛呢筒、灯转嘛呢筒,代人念诵“六字大明咒”。
转经筒结构特点
无论是手中摇动的、还是寺庙里的转经筒它们的结构差不多。它的里面有一纸用藏文密密写满了的经文,因为在奴隶制的时候,藏民大多不识字,所以把经文装在转经筒里,每转一圈,相当念经一遍。转经筒有一个轴能使它转动,每当转动到一定圈数时,就要更新,所以那时藏民是这样记录自己念诵了多少遍经文的。
一踏上西藏的土地,我就从路边、寺庙里看到一个个手摇各色转经筒的藏民,他们大都身穿藏袍,把很长手柄的另一端放在这个皮套里,然后右手扶在转经筒下,使它轻轻的顺时针转起来!这种转经筒通常都是以木质为主。白发苍苍的老人手中转动的转经筒很轻巧,这种一般是骨制或是金属制的,做工比较讲究。有的外面还罩有一个布套,那里面的转经筒则不得了,大多是镶有宝石的。
转经筒使用方法
转经筒时要缓缓地、平稳地转,不要很急、很快地转。经筒中的经文一定要保证不要装反。电动转经筒如果发出响声,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但是手摇转经筒不能发出声音,如果发出声音就非常不好。
握住转经筒时,大拇指绝对不能冲上握着握柄,用这个姿势摇转经筒就好像是说用脚指着佛菩萨一样。大拇指一定要平放,与其余四指握在一起。
有师兄说他一直都是很快地摇转经筒,很着急要清净业障,以为转得越快越好。上师否定了,并做了示范(上师摇转经筒的时候实在是太盖了,那么稳,那么安定。从那个姿势和节奏可以看到上师如如不动的内心),上师说,爱着急的人嗔恨心也容易重。
转经筒补充介绍
又称“玛尼” 经筒(梵文 Maņi,中文意为如意宝珠),与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诵六字真言越多,表示对佛菩萨越虔诚,由此可得脱离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玛尼”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藏族人民把1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等于念诵1一遍,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上千倍的“六字大明咒”。有的还用水力、灯火热能,制作了水转玛尼筒、灯转玛尼筒,自然力代替人念诵“六字大明咒”。藏区大大小小的寺庙门前,都摆列着一排排的转经筒,下端有可用于推送摇动的手柄,信众经常到寺庙去推动经筒旋转,这称为转经。
藏民手中摇动着的转经筒,也叫"玛尼轮"。
转经筒有大有小,小的拿在手中即可。这种手摇转经筒又叫作手摇玛尼轮,质地有金、银、铜等,也分大中小几种。这种可以拿在手中的转经筒主体呈圆柱形,中间有轴以便转动。不仅圆筒上刻有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圆筒中间同样装着经咒。转经筒制作一般都很精美,上面刻的1和一些鸟兽等图案除了其本来的意义外,还用漆绘彩色装饰,如同工艺品。一些转经筒上还镶以珊瑚、宝石等,更增添了其宗教作用以外的价值。手摇转经筒旁边还开有耳孔,系着小坠子,转动圆筒下面的手柄,小坠子也随之而动,靠惯性加速转经筒的旋转。随着转经筒的快速旋转,转经人认定,他的功德也在快速地积累。
转经筒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手摇式的,另一种是固定在寺庙里轮架上的。
一踏上青海的土地,就能从路边、寺庙里看到一个个手摇各色转经筒的藏民,他们大都身穿色彩缤纷的藏袍,有的体形高大,手中摇动的转经筒也很大,手柄很长,腰间系着的腰带上有个牛皮小套,把长手柄的另一端放在这个皮套里,然后右手扶在转经筒下,使它轻轻地顺时针转起来!这种转经筒通常都以木质为主。白发苍苍的老人手中转动的经筒很轻巧,这种一般是骨头或是金属制的,做工比较讲究。有的外面还罩有一个布套,那里面的转经筒则很珍贵,大多镶有宝石。如今在店面内就可购买到小型的转经筒。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转经筒”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