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特产牡蛎介绍
牡蛎(Ostreidae)俗称海蛎子、蚝等,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牡蛎目,牡蛎科下的物种统称牡蛎。牡蛎是世界第一大养殖贝类,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之一,为全球性分布种类。
牡蛎的种类很多,其中具有商业价值的牡蛎大约有20种,可供人食用的牡蛎品种通常都来自牡蛎属(Ostrea)和巨牡蛎属(Crassostrea)。他们不仅肉鲜味美、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产珍品。
牡蛎形态特征
壳在断面上可以分为三层;最外层为薄而透明的角质层,中层最厚是由碳酸钙组成的柱状结构称棱柱层,内层为碳酸钙的片状结构,称珍珠层。壳是由下面的外套膜分泌形成,外套膜由壳顶处向腹缘延伸,它是两层上皮细胞,中间夹有结缔组织所形成的膜,膜内有肌纤维使它附着在壳内面,外套膜的边缘加厚形成三个褶皱,内褶上有放射肌及环肌使边缘紧贴壳上。中褶上有大量的感觉细胞或感觉器,具有触觉、视觉等功能。外褶有很强的分泌功能。
两壳不等,左壳或称下壳较大而凹,以左壳固着在岩石或海底木桩上。一般是在面盘幼虫变态的后期,由足丝分泌粘液,将外套膜缘固着在基质上,然后由外套膜分泌的贝壳则直接粘着在塞质上了。足完全消失、前闭壳肌也退化消失、后闭壳肌移到身体的中部,已完全失去了运动的能力。闭壳肌与韧带具有拮抗作用。由于永久的固着生活,外套膜缘出现了发达的小触手或感官,外套膜从不出现愈合点或形成水管,因为它们生活在硬质表面,那里很少有大量沉积物的存在,因潮汐运动已起到了清除作用。
牡蛎风味特征成分
牡蛎中检测出的关键挥发性物质(ROAV≥1)主要有醛类(11种)、醇类(2种)、酮类(2种)和二甲基硫物质,它们综合体现了新鲜牡蛎的特征气味如黄瓜味、蘑菇味、青草味、坚果味、脂肪味、油脂味等。
牡蛎营养成分
日本学者早在1987年就对牡蛎的干品所含营养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与其他海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牡蛎肉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其含量仅次于薄壳乌蛤。而远高于蚶、蛤、鱿鱼、海参等其他海产品。
密鳞牡蛎具有富含牛磺酸(50μmol/g)、锌、硒的特点;低脂肪、低胆固醇,含有一定量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占脂肪总量的20.4%),无机盐、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吴成业等进行了太平洋牡蛎、僧帽牡蛎和近江牡蛎中游离氨基酸和牛磺酸的分析。三者中皆含有人体所有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都是赖氨酸,这对平衡国民膳食中氨基酸比例具有重要意义。三种牡蛎中牛磺酸的含量分别高达7.542,4.388和3.591mg/g,几乎超过其他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总和。同时,发现牡蛎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异。
牡蛎肉中含大量糖原,糖原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能源,补充糖原可改善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功能,并能增进肝脏的功能且具有保肝作用。牡蛎中的糖原还可直接为机体吸收利用,从而能减轻胰腺负担,故对糖尿病十分有益。
牡蛎中高含量的牛磺酸,颇为营养学家及临床学者所重视。牛磺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其对婴儿的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牡蛎主要价值
牡蛎作为一种优质的海产养殖贝类,不仅具有肉味鲜美的食用价值,而且其肉与壳均可入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牡蛎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糖原、大量的活性微量元素及小分子化合物,其壳中含有大量碳酸钙。
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性养殖贝类,牡蛎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其味美肉细,易于消化。干肉中含有蛋白质45%~52%,脂肪7%~11%,总糖19%~38%,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B2,D和G等,含碘量比牛乳或蛋黄高200倍。浓缩后称“蚝油”;肉可鲜吃或制成干品,即传统的名产品“蚝豉”。
蛎肉还有“养血,补血,滋阴”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牡蛎治虚弱、解丹毒、止渴等药用价值。我国最早的药用专著《神农本草经》始载牡蛎等贝类中药7种,具有敛阴、潜阳、止汗、化痰、软坚的功用。主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瘿瘤等。根据文献报道,牡蛎尚有制酸、降压、抗癌、防衰老的作用。因此,牡蛎在中国已由卫生部批准列为第一批既是药材又可作食品的保健品之一。
牡蛎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在人们食用时,大量的贝壳作为垃圾丢弃。实际上牡蛎壳中含有90%以上的碳酸钙是一种宝贵资源,可应用于诸多领域,如医药、食品保健及制作各种添加剂等。
医药价值牡蛎壳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理工作者在传统医学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研究手段对其作了深入研究,发现其药效包括安神养心宁志、平肝熄风及平肝潜阳、化痰止咳、消虚火去内热等诸多方面。牡蛎壳与龙骨均含有大量的钙与丰富的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因此,牡蛎壳有可能作为龙骨的替代药材。
牡蛎补充介绍
牡蛎,又名蚝或海蛎子,古称蛎蛤,当地俗称蛤蛎,是我国著名的贝类。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牡蛎属,栖息在浅海泥沙中。牡蛎之名,系因古人认为“纯雄无雌,独此化生”而得。
牡蛎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肝糖、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锌、灰分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物质。除鲜食外,还可加工耗鼓和耗油,肉壳皆可入药。牡蛎主要栖息在各入海河流,沟汊下游河床及河口附近水流畅通的低盐水域。无棣县、沾化县盛产的近江
牡蛎、长牡蛎、太平洋牡蛎皆为大型良种,资源量达万余吨。牡蛎畅销香港、澳门、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牡蛎”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