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特产兰杆棒槌介绍
编制花边用的木制工具
柁子又称兰杆棒槌,是编制花边用的一种木制工具,长约10厘米,为棒槌形,一头粗、一头细,粗头的末端有眼,用来拴玻璃珠子;细头的末端有两圈突起的楞,用来缠线。柁子是敬仲镇泄柳店村的传统手工制品,据考证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
柁子发展
柁子曾经是泄柳店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过去受传统封建观念地束缚防止此工艺外传,形成了“传媳不传女”的习俗。20世纪70年代,花边业发展迅速,柁子的需求量增大,该村成立了加工柁子的副业组,柁子制作逐渐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该村曾派出技术员到天津等地传授该技艺。目前,受花边编织业缩小的影响,泄柳村的柁子逐渐减少,只有少量的农户在从事这一行业。
兰杆棒槌补充介绍
兰杆棒槌
临淄花边的制作工具中,有一种木制的“柁子”,当地俗称“兰杆棒槌”。
此物品小巧精致,多种材料可制,以红心枣树为最佳。长约10厘米,为棒槌形,一头粗、一头细,粗头的末端有眼,用来拴玻璃珠,细头的末端有两圈突起的楞,用来缠线。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兰杆棒槌”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