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特产

耀州黄芩

耀州黄芩特产照片

耀州特产耀州黄芩介绍

耀州黄芩属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耀州黄芩,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耀州,为药王孙思邈故里。耀州黄芩是历经1300多年选优淘劣育出的优良当地品种,俗称耀芩。耀州黄芩生产区域位于关中平原与渭北高原接壤地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生产出的耀州黄芩条长、质硬而脆、易折断、茬黄色、中心红棕色。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耀州黄芩”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耀州黄芩历史渊源

耀州,为药王孙思邈故里。耀州黄芩,唐宋时期已出名。耀州黄芩是历经1300多年选优淘劣育出的优良当地品种,俗称耀芩。

2014年,耀州区累计种植耀州黄芩面积6万亩以上,年均新种植6000余亩,已建成3000亩以上示范乡镇5个,500亩以上示范村12个。

2019年,耀州区在耀州黄芩种植过程中以“系统化、特色化、品牌化”要求为抓手,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同时制定了《耀州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细则》《耀州区中药材产业奖补办法》,促进提高种植户耀州黄芩的种植面积和质量。

耀州黄芩历史文化

相传,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长孙皇后怀孕十月多不能分娩,卧床不起。御医无计可施,大臣推荐孙思邈诊病,孙思邈让长孙皇后将一块良药含在嘴里,对准穴位猛扎了一针,皇后顺利产下婴儿。唐太宗问及神药,孙思邈说是耀州黄芩,唐太宗随即令耀州大量种植黄芩,为御用贡品,并赐予耀州黄芩“药王千金黄芩”的称号。

耀州黄芩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

耀州黄芩条长、质硬而脆、易折断、茬黄色、中心红棕色。

内在品质指标

耀州黄芩内含物丰富,其中黄芩苷≥10.0%,浸出物≥45.0%。

耀州黄芩产地环境

耀州黄芩生产区域位于关中平原与渭北高原接壤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全年降水分布不均,春季易旱,秋季多雨,与黄芩喜温、耐寒,耐旱、怕涝等生物学特性吻合度高,有利于黄芩苷、浸出物等有效成分积累。保护区域土壤属黄土高原厚层区,透水性强,土质肥沃,其中有机质含量1.02%,全氮0.073%,碱解氮37.9ppm,速效氮8.5ppm,速效钾183.1ppm,生产出的耀州黄芩条长、质硬而脆,品质优良。

耀州黄芩产品荣誉

2012年,耀州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县。

2012年-2014年,耀州区连续3年荣获铜川市委、市政府中药材种植先进区(县)。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耀州黄芩”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耀州黄芩地理标志

耀州黄芩地域保护范围

耀州黄芩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董家河镇、石柱镇、关庄镇、演池乡、小丘镇、庙湾镇、照金镇、瑶曲镇、孙塬镇、坡头镇等11个乡镇(街道)17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4”59"-109°05”38",北纬34°48”43"-35°19”02"。

耀州黄芩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5-02-1719。

质量安全要求

耀州黄芩产地环境应符合《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第二章规定;

生产过程应遵循《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第四章第一节规定。

特定生产方式

1、改春播为秋播:耀州黄芩传统种植方式为春播,但耀州春季易旱,影响出苗率,经多年生产实践,改春播为秋播,有效保证了出苗率。一般9月中旬播种,温水浸种,开沟条播,行距30-40厘米,沟深2-3厘米,均匀撒种,耙耱压平,每公顷播种量45-75千克。

2、人工除草:耀州黄芩幼苗期主要危害是田间杂草,为保证品质,严禁用除草剂,全部为人工除草。

3、三年采收:两年生黄芩质嫩、黄芩苷含量低;超过四年,根茎易中空,药性也会降低。耀州黄芩播后3年采收,在枝叶枯萎后或萌芽前,将根刨出剪除地上茎、抖去泥土,晒至二、三成干,撞去外皮、晒干或趁半干时切片晒干。干根切片,须先蒸1小时或水煮10分钟,以保持黄色。

耀州黄芩专用标志使用

1、耀州黄芩的生产经营者在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前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交使用申请书、生产经营者资质证明、生产经营计划和相应质量控制措施、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书面承诺以及其他必要的证明文件和材料。

2、经审核符合标志使用条件的,耀州黄芩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持有人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标志使用申请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标志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

3、耀州黄芩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生效后,标志使用人方可在农产品或农产品包装物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活动。

4、耀州黄芩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要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档案,如实记载地理标志使用情况,并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

5、耀州黄芩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档案需保存五年,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不得超范围使用经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耀州黄芩补充介绍

  耀州区栽培中药材历史悠久,尤以黄芩、黄芪、党参为最佳,其中黄芪、党参早在唐代就驰名全国,号称“华原芪”、“宜党”,清代以黄芩为贡品,都是享负盛名的道地中药材。

  为了树立药王故里、养生福地的耀州品牌,提高耀州的知名度,增加广大人民群众收入,区农业局高度重视耀州黄芩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工作,认真部署,精心安排。通过近一年严谨、细致的工作努力,“耀州黄芩”通过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专家评审。

  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报,有助于我区打造以“耀州黄芩”为代表的道地中药材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使我区以“耀州黄芩”为代表的三品一标产品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魔力棒”、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开拓市场的“通行证”以及招商引资的“金名片”。

  地域范围

  耀州黄芩保护区域涉及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办事处、董家河镇、石柱镇、关庄镇、演池乡、小丘镇、庙湾镇、照金镇、瑶曲镇、孙塬镇、坡头镇等11个乡镇(街道办)17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4”59"~109°05”38",北纬34°48”43"~35°19”02",东到孙塬镇焦坪村,南到小丘镇西独塚村,西到照金镇尖坪村,北到瑶曲镇杏树坪村。总生产面积2.49万亩,年产量3734.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耀州黄芩条长、质硬而脆、易折断、茬黄色、中心红棕色。 2.内在品质指标:耀州黄芩内含物丰富,其中黄芩苷≥10.0%,浸出物≥45.0%。 3.质量安全要求:耀州黄芩产地环境应符合《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第二章规定;生产过程应遵循《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第四章第一节规定。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耀州黄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耀州黄芩”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