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特产周至竹马介绍
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至竹马,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周至竹马是用竹篾扎成马形,经纸糊彩绘成马,再以白布做围裙,表演时由儿童套在腰间做骑战马状。
周至竹马历史渊源
周至竹马分布于县域内大的村堡,有百余家。于康熙年间传入周至县马召镇富饶西村,历经演绎传承至今。
周至竹马文化特征
周至竹马是用竹篾扎成马形,经纸糊彩绘成马,再以白布做围裙,表演时由儿童套在腰间做骑战马状。表演前要依谱化妆。周至竹马阵形和套路丰富多变,有单掏、双掏、剪子鼓、跑竹篾子、白马分鬃、三齐王乱点兵、金蝉脱壳、缠四柱、缠八柱、小钻翻、大钻翻、跑列叉、羊羔遗屎、鸽子旋窝等,其中跑竹篾子很有特色。谢场也有特点,其它马出场后,剩下最后一匹马突然勒马,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逆时针绕场一周,表演才算结束。竹马不是单独表演,常和地游子、大头娃、旱船、舞狮、贝壳等民俗形式配合演出。
周至竹马传承保护
2009年被列入西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5月,陕西省政府公布了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至竹马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周至竹马补充介绍
竹马
是周至常见的民间舞蹈之一。但楼观鹿马村的竹马明马钻篾却与众不同。舞时,上场8匹马,每匹马前胸和臀部点有蜡烛,马跑起来蜡烛不灭不倒。所跑的队形有:白马分鬃、老龙缠树、4盏灯、钓花、长虫蜕壳、里摞城、外摞城等。当跑里摞城、外摞城时,领队者手中持8根2丈长的细竹篾。竹篾的一端分别发给骑马者手中,4马顺时针跑,4马逆时针跑,不管跑多少圈,8根竹篾不乱不散,观者无不惊奇。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周至竹马”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