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特产祁县酥梨介绍
祁县酥梨,山西省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祁县酥梨主要分布在祁县东南部海拔800—1200米的丘陵半山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等特定地理条件为优质酥梨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祁县酥梨果形端正、洁白透黄、皮薄肉细、香甜酥脆、果汁多、糖分高、营养丰富、品质上乘,被誉为“果中一绝,梨之上品”。
2008年07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祁县酥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祁县酥梨历史渊源
祁县酥梨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祁县志》记载,早在康熙年间祁县就有梨树的栽培记录。
1996年,祁县被确定为国家级优质酥梨基地县。
2007年,祁县正式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结合本县实际制定颁布了《祁县酥梨地方标准》、《祁县酥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祁县无公害酥梨生产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使祁县酥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轨迹。
祁县酥梨产品特点
祁县酥梨果形端正,果面乳黄光洁,果皮薄,果肉酥甜细脆,果点小而稀,可溶固形物平均高0.5—1,口感好,达到国家绿色食品A级标准要求。经检测,祁县酥梨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5.5%,总酸0.16%,固酸比123:1,锌1.9毫克/千克,铜0.3031毫克/千克。
祁县酥梨性凉味甘,有生津解渴、润肺去燥等食疗效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次提到梨的功效:“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梨品甚多,俱为上品,可以治病。”明代另一位著名医学家李中梓在《本草通玄》中指出“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现代医学证明酥梨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对肺结核、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症出现的咽干喉痛、声音嘶哑、痰多便秘等均有疗效。
酥梨的皮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含有多种维生素,可以止咳、下火、化痰。酥梨本身寒性,但梨核儿却温性,对于体质虚寒的人来说,吃的时候连核一起吃掉,可以平抑掉梨肉的寒性。
祁县酥梨产地环境
祁县酥梨之所以品质优良,与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地处黄土高原,其所处的经纬度是中国优质酥梨的理想产区;加之处在太岳山北麓,地势由东南渐向西北倾斜,从山地、丘陵逐渐过渡到平原,受光独特;全县境内年均无霜期171天,平均气温一般介于5—10℃之间;祁县属于干旱地区,降雨量偏少,雨量集中在6—8月份,酥梨通常在4月上中旬开花,这样就保证了其坐果率;另外,祁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667小时,一年中以5、6月份日照数最多,有效地保障了酥梨含糖量;祁县土壤属褐土和草甸土类型,其县内干湿季节交替明显,适于有机质分解和矿物质风化,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这些,很好地保障了祁县酥梨独有的品质特色,成为祁县酥梨特有的地理优势。
祁县酥梨产品荣誉
祁县酥梨先后荣获北京国际农博会金奖,山西省农业名品博览会金奖、山西省优质水果展销会金奖,被评为“中华名果”。祁县是“中国酥梨之乡”、“中国梨产业十强县”。
2008年07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祁县酥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9年,祁县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申注“祁县酥梨”证明商标。
2012年8月,祁县1.2万亩酥梨获国际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
2012年-2015年,祁县5万亩酥梨连续四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祁县酥梨地理标志
祁县酥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山西省祁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祁县酥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建议》(祁政发〔2007〕4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山西省祁县古县镇、昭馀镇、东观镇、城赵镇、来远镇、贾令镇、峪口乡、西六支乡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祁县酥梨的品系
酥梨中的白皮酥。
(二)立地条件
海拔高度800米至1200米,土质为沙壤土,土层厚度≥1.0米,地下水位1米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1.0%,土壤pH值7.0至8.0,土壤含盐量≤2‰。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以杜梨为砧木采用嫁接繁殖。
2.栽植密度:每公顷≤1260株,授粉树品种比例≤1/4。
3.整形修剪:根据栽植密度,选择适宜的树形,如:小冠型、自由纺锤形、开心形等。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相结合,确保树体通风透光。
4.肥水管理: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施用无机肥料。结果树每公顷施腐熟有机农家肥不少于30吨。做到适时灌溉。
5.花果管理:
(1)花期授粉:采用果园放蜂和人工授粉相结合,促进座果。
(2)合理负荷:采用人工疏花疏果,每公顷产量控制在60吨以下。
(3)果实套袋:花后35至40天开始套袋,花后50天内套完。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果实采收
果实从9月中旬开始分批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型端正,呈卵圆型,果皮乳黄色,果面光洁鲜亮,果点小而密,果皮薄,肉质酥脆无渣,具香气,果汁多,果味甜,果核小,石细胞少。
2.理化指标:果实横径≥70毫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至12.9%,可滴定酸≤0.094%,固酸比≥122:1。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符合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祁县酥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山西省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祁县酥梨补充介绍
祁县酥梨有4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古县、城赵、峪口、东观等乡镇海拔800--1200米的丘陵山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等地理条件为优质酥梨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套袋酥梨以其果形端正,洁白透黄、皮薄肉细,香甜酥脆,果汁多,糖分高、营养丰富、品质上乘的特点,被誉为"果中一绝、梨之上品",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并打入国际市场。
地域范围
祁县酥梨种植主要集中在县辖行政区域小古县镇、东观镇等8个乡镇。
特定品质
祁县酥梨之所以品质优良,与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祁县地处黄土高原,其所处的经纬度正是我国优质酥梨的理想产区;加之处在太岳山北麓,地势由东南渐向西北倾斜,从山地、丘陵逐渐过渡到平原,受光独特;全县境内年均无霜期171天,平均气温一般介于5~10℃之间;祁县属于干旱地区,降雨量偏少,雨量集中在6~8月份,酥梨通常在4月上中旬开花,这样就保证了其坐果率;另外,祁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667小时,一年中以5、6月份日照数最多,这就有效地保障了酥梨含糖量;祁县土壤属褐土和草甸土类型,其县内干湿季节交替明显,适于有机质分解和矿物质风化,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这些,很好地保障了祁县酥梨独有的品质特色,成为祁县酥梨特有的地理优势。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祁县酥梨”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