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特产

羊肚蘑

羊肚蘑特产照片

九寨沟特产羊肚蘑介绍

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植物

狼肚菜,即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肚蘑,狼肚菌,属于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的子囊菌,以其菌盖表面有许多小凹坑,外观极似羊肚而得名。它是一种野生珍贵食用菌和药用菌,有“菌中之王”的美称。多生长在潮湿的针阔叶混交林中。羊肚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人体所特需的营养元素,又是良好的中药。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消化等保健功效。羊肚菌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野生数量少,价格昂贵,备受国际国内市场的关注和重视。

狼肚菜主要价值

狼肚菜食用价值

羊肚菌是一种野生珍贵食用菌。用羊肚菌烹制的菜肴,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极高。

每百克羊肚菌含矿物质元素钾2.8g,磷1.5g,分别是冬虫夏草的7倍和4倍;锌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头菇的4倍;铁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头菇的12倍。

狼肚菜药用价值

羊肚菌的药用价值之高,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其含丰富的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占56%,亚油酸不仅能降低胆固醇浓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能促进激素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强人体应急能力。油酸具有防治肥胖、中风、心肌梗塞、肾功能不全、贫血的作用。羊肚菌在中医药方面还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补益功能,对精肾亏损、阳痿不举及头晕失眠、肠胃炎症、脾胃虚弱等有良好作用。同时还具有防癌抗癌、化痰理气、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医学上具有重要价值。

狼肚菜生长环境

春季(雪融化后)生于阔叶林中地上,芦苇滩、森林火烧后的迹地,苹果园等地。

湿度

羊肚菌属高湿型真菌,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含水量应达到60%,在形成原基和子实体发育阶段,土壤含水量应达到60%-80%,如自然降水不能满足其要求,应进行人工补充水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子实体的发育。

温度

羊肚菌属低温型真菌,需要较低的气温和较大的温差,这可刺激菌丝体的分化,菌丝体最适生长温度在13-20℃,菌核形成温度在14-18℃,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16℃。

光照

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强烈的直射光则有不良的影响,透光率保持在30%左右即可。

PH值

PH值要求在6.5-7.5左右,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有利于羊肚菌的生长,在灰碳、腐殖土、黑黄色壤土、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

氧气

在暗处及过厚的稻草层中,羊肚菌很少发生或质量较差,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羊肚蘑补充介绍

  羊肚菌产于九寨沟县海拔3000米以上的针叶林向高山草地过渡区域。形似羊肚而得名。菌香味浓郁,口感细腻,出口日、韩两国。有开胃建脾,止痛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一般与鸡、鸭炖或烩烧。
  又称羊肚蘑、羊肝菜、编笠菌。真菌学分类属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由羊肚状的可孕头状体菌盖和一个不孕的菌柄组成。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的子实层,边缘与菌柄相连。菌柄圆筒状、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化痰理气药效。春末夏初单或群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地上或林缘空旷处。产菇期短,自然产量较低,采用半人工栽培接种于林中腐植质落叶层中可增加自然发生量。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羊肚蘑”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羊肚蘑”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