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特产达县苎麻介绍
达县苎麻,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达县苎麻具有强度好、单纤维支数高、纤维长等特点。达县苎麻的单纤维强度为35~40克,束纤维强度为52克左右;达县苎麻平均单纤维支数在1900~2200米/克支,纤维支数最高可达2402米/克支。
2007年03月05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达县苎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达县苎麻历史渊源
达县苎麻生产有悠久的历史。据《华阳志·民志》记载,西周康王初年(前1026年)便有苎麻种植,已有3000多年。
汉唐时期,苎麻“手工织麻布”就作为进贡品。据《达县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物产多为麻”,道光时期“麻稻为首”,“贩运络绎,远至沪、汉、西安、云贵诸省市和日、美等国,闻名遐迩”。
新中国成立(1949年)以后,达州苎麻得到快速发展。
达县苎麻产品特点
达县苎麻具有强度好、单纤维支数高、纤维长等特点。达县苎麻的单纤维强度为35~40克,束纤维强度为52克左右;达县苎麻平均单纤维支数在1900~2200米/克支,纤维支数最高可达2402米/克支,是中国纤维最高的苎麻。达县苎麻原麻刮制纤维脱胶后,可得75%左右的脱胶纤维,含纤维素97%,含半纤维素少,木质素含量低,蜡质和脂肪含量较多,故纤维较柔软。由于有如此特点,“达县苎麻”能纺高档细薄苎麻制品,为生产高、精、尖苎麻产品奠定了重要的原料基础。
亚灌木或灌木,高0.5~1.5米;茎上部与叶柄均密被开展的长硬毛和近开展和贴伏的短糙毛。叶互生;叶片草质,通常圆卵形或宽卵形,少数卵形,长6~15厘米,宽4~11厘米,顶端骤尖,基部近截形或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之上有牙齿,上面稍粗糙,疏被短伏毛,下面密被雪白色毡毛,侧脉约3对;叶柄长2.5~9.5厘米;托叶分生,钻状披针形,长7~11毫米,背面被毛。圆锥花序腋生,或植株上部的为雌性,其下的为雄性,或同一植株的全为雌性,长2~9厘米;雄团伞花序直径1~3毫米,有少数雄花;雌团伞花序直径0.5~2毫米,有多数密集的雌花。雄花:花被片4,狭椭圆形,长约1.5毫米,合生至中部,顶端急尖,外面有疏柔毛;雄蕊4,长约2毫米,花药长约0.6毫米;退化雌蕊狭倒卵球形,长约0.7毫米,顶端有短柱头。雌花:花被椭圆形,长0.6~1毫米,顶端有2~3小齿,外面有短柔毛,果期菱状倒披针形,长0.8~1.2毫米;柱头丝形,长0.5~0.6毫米。瘦果近球形,长约0.6毫米,光滑,基部突缩成细柄。花期8~10月。
达县苎麻根群大部分分布在30~50毫米深的土层中,少数支根可入土深达1米以下。苎麻的宿根年限为10~30年,多至百年以上。生育期头麻80~90天,二麻50~60天,三麻70~80天,全年生育期230天左右。
苎麻用途极为广泛,以苎麻纤维制作的服饰粗犷、挺括、凉爽、透气、抗菌,其透气性比棉纤维高3倍左右,具有其他自然纤维织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独特风格;苎麻纤维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可用来制作各类卫生保健用品;还可利用麻纤维制作环保地膜、篷布、降落伞、纸张和其他装饰品。苎麻叶晒干后,含有20.5%~23.8%的粗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饲料;以麻骨为原料制作的人造纤维板具有坚硬、吸音和隔热性能好、体积稳定、不易变形、易于染色和油漆、机械加工和胶合方便等优良特性;从苎麻根、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可生产出具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的特效药品。因此,苎麻纤维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
苎麻是多年生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和厚重密集的绿叶,较一般的草本植物有更好的水土保持功能。苎麻的地下茎和根系可形成强大的根蔸,根群大部分分布在30~50毫米深的土层中,少数侧根可入土深达1米以下,种植苎麻2年后,整块土地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根系,牢牢盘附着土层;苎麻在生长期内,一般不需要翻蔸,可以减少人为扰动地表土壤,从而避免翻耕引起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起到保水、保土、保肥的功效;苎麻属高秆作物,叶宽大,数量多,厚重密集,当雨水落下时,打在麻叶上,可减少对地表的直接击溅;每年有7~8个月的绿叶覆盖期,绿期长,光合作用强,同化二氧化碳功能较强,能有效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环境;每年的麻叶、麻秆还田回到土壤中,改良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地生产力,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达县苎麻产地环境
达县苎麻产自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达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幅员面积2691.03平方千米,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耕地面积7.427万公顷,其中坡耕地4.21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6.7%,土壤肥沃,适宜种植苎麻土地面积大。
苎麻生长与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数对纤维产量有很大影响;温度对苎麻的正常生长起决定性作用,苗期生长适宜温度在11~32℃、最适温度23~29℃,到生长速期适温12~28℃、最适温度24~27℃,到纤维成熟期适温为17~32℃,气温在17℃以下对纤维成熟不利;苎麻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一般要求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而且分布均匀,相对湿度为80%左右,土壤含水量为20%~25%;苎麻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无论中性土壤或酸性土壤都可以生长,但以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建立麻园为宜。达川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苎麻。
达县苎麻产品荣誉
2005年,达川区获国家“苎麻之都”称号。
2007年,达川区被四川省农业厅授予“四川省优质苎麻基地县”称号。
2007年03月05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达县苎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达县苎麻地理标志
达县苎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关于“达县苎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说明的函》(达府函【2006】5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现辖行政区域。
苎麻品种
红皮小麻、川苎系列及以此为母本选育的新品种。
产地条件
海拔250至400米;土壤类型为壤土、沙壤土;土层厚度不少于30厘米;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5%;土壤pH6至7。
栽培管理
⒈育苗:时间3至5月。常规品种采用分蔸、细切种蔸、嫩芽(枝、梢)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育苗;杂交品种采用杂交种子育苗。
⒉栽培密度:常规品种每公顷植30000穴,每穴1至2苗;杂交品种每公顷植37500穴,每穴2至3苗。
⒊土、肥、水管理:新建麻园追肥2至3次,每次每公顷施猪粪水375至400担,加尿素30至75千克;破杆后追肥1至2次,每公顷施猪粪水450至750担,加尿素75千克。成龄麻园头麻追肥1至2次,每次每公顷施粪水375至450担、尿素75至225千克;二、三麻追肥1至2次,每次每公顷施粪水375至450担、180千克至225千克。
⒋冬季管理: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深挖麻园,深度不少于20厘米,冬挖时不得损伤麻蔸及根系;深施冬肥,用量不低于全年施肥量的50%,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化肥,一般每公顷施人畜粪水22500千克,土杂肥30000千克,或者肥效相当的饼肥,采用开穴或开沟深施。施肥后,理通麻园内排水沟,用沟土或其他细土培土盖蔸,使麻蔸不露出土面,厢面略呈龟背形,排水畅通。
⒌破杆:新栽麻园中有90%植株的麻蔸出现催蔸芽、植株黑秆二分之一以上时,及时破杆,以利于下季植株的生长。
收获
成龄麻园中苎麻茎杆三分之二左右变为褐色,中、下部分叶片脱落,麻蔸已有下季麻芽出土,试剥麻皮可至梢部,为达县苎麻原麻的最佳收获期,达县苎麻应在最佳收获期7天内收获。成龄麻园年收三季的时期大致是:头麻5月下旬,二麻7月下旬,三麻10月中旬。
质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色泽均匀,有光泽,手感柔软,斑疵少,锈脚短。
⒉理化指标:一般单纤维强度为6.5CN/分特至7.5CN/分特,单纤维细度1900米/克至2200米/克。
原麻等级
⒈按原麻纤维细度分甲、乙、丙三类。
甲类:苎麻纤维细度(公制支数)在2000支以上。
乙类:苎麻纤维细度(公制支数)在1800至2000支。
丙类:苎麻纤维细度(公制支数)在1800支以下。
⒉按刮制质量分为一、二、三等:
一等:刮制好(附壳、焦梢极少,手感柔软);色泽正常,斑疵、红根极少。
二等:刮制较好(附壳、焦梢少,手感比较柔软);色泽较为正常,斑疵、红根少。
⒊按原麻长度分一、二、三级。
品种
级别
原麻长度厘米
红皮小麻
川苎系列
级别
一
≥131
≥151
二
91~130
131~150
三
50~90
90~130
达县苎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达县苎麻补充介绍
达县苎麻,四川省达县特产。该县境域所产苎麻具有色泽均匀,有光泽,.手感柔软,斑疵少,锈脚短的特点,市场行情很好。
生产情况
达县是中国国家级首批苎麻生产基地县,是中国苎麻之都。为充分发挥苎麻 图2 达县苎麻种植基地
.的产业优势,达县于2006年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了国家苎麻标准化示范区。建立了三个千亩以上的苎麻母本繁殖园,建成苎麻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5个。到2009年,苎麻示范种植面积达到了1.8万公顷,年总产量4.86万吨,总产值4.374亿元,示范农户人均苎麻收入729元,全县基本形成了从管村片区—渡市片区—河市片区—赵家片区环型百里苎麻产业带。
2010年,该县苎麻播种面积16005公顷,总产量26411吨。百节、马家、赵家、碑高、双庙、草兴等六个苎麻基地乡镇,以四川省财政厅优质高产苎麻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图3 达县农民剥制苎麻
.专项资金实施苎麻品种改良工程,完成品改16712.17亩。翻挖劣质麻16800亩,套种蔬菜4500亩。碑高乡石佛庙村实施苎麻科技示范进村行动,完成高产示范种植及配套综合技术300余亩,资金20万元,完成苎麻冬管150亩,品种改良150亩。6月3日在百节镇魁子岩村召开了苎麻机械打剥技术现场会,参会人员150余人,推广苎麻机械打剥机12台,利农牌手工打剥器140套,促进了苎麻的生产发展。..产品加工方面,达县以智鹏麻纺厂为龙头企业,对原麻进行精加工,提高苎麻附加值。2005年1~7月加工原麻3000余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4亿元,销售收入1.23亿元,创汇135.54万美元,税金219.42万元。产品远销到欧美、日韩和港台等国家和地区。
生物特性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中国国宝,中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宿根年限可达10-30年以上。
主要用途
苎麻叶晒干后含有20.5-23.8%粗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饲料 图4 苎麻纤维产品
[9],苎麻根可药用,有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苎麻杆表皮可加工制作苎麻纺织用苎麻纤维,其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并且细长、坚韧、质地轻、吸湿散湿快,因而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因此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穿着服用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原料,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苎麻织物具有粗犷、挺括、典雅、轻盈、凉爽、透气、抗菌等优点,其优越性与独特风格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它与棉、丝、毛或化纤进行混纺、交织,可以弥补上述四大纤维的缺陷,达到最佳织物功效。
达县苎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达县《关于“达县苎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说明的函》(达府函[2006]5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达县现辖行政区域。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达县苎麻”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