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特产

紫参

紫参特产照片

美姑特产紫参介绍

茜草科茜草属植物

紫参(学名:Rubia yunnanensis Diels)是茜草科、茜草属草本植物;茎长可达50厘米,有时平卧;根条状,稍肉质,茎、枝均有直棱或狭翅,通常节部被硬毛,其余近无毛,很少微粗糙。叶纸质,叶片形状和大小均多变异,线状披针形至卵形或倒卵形、长圆形至阔椭圆形,有时近圆形,顶端渐尖至短尖,有时微骤尖,边缘常反卷,被短硬毛,两面近无毛或脉上被短硬毛,很少上面微粗糙;通常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叶柄几无或上部叶有极短柄。聚伞花序三歧分枝成圆锥花序状,腋生和顶生,小苞片披针形,近无毛或被疏毛;萼管近球形,顶端截平;花冠黄色或淡黄色,稍肉质,无毛,裂片不反折,近卵形,夏秋开花,初冬结果。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南部(木里)和云南各地。生长于海拔1700-2500米处的灌丛、草坡或路边。

紫参以根供药用,为彝族常用草药,具有活血止血、祛瘀生新的功能。主治衄血、吐血、尿血、崩漏、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痛、肝炎等症。

紫参形态特征

草本;茎长10-50厘米,近直立或披散状,有时平卧;根条状,稍肉质,数至十余条簇生和茎基部均红色;茎、枝均有4直棱或4狭翅,通常节部被硬毛,其余近无毛,很少微粗糙。叶纸质,形状和大小均多变异,线状披针形至卵形或倒卵形、长圆形至阔椭圆形,有时近圆形,通常长1-4厘米,很少达5厘米,宽0.3-2厘米,顶端渐尖至短尖,有时微骤尖,边缘常反卷,被短硬毛,两面近无毛或脉上被短硬毛,很少上面微粗糙;基出脉3条,很少5条,通常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叶柄几无或上部叶有极短柄。

聚伞花序三歧分枝成圆锥花序状,腋生和顶生,通常比叶长,近无毛或被稀疏短硬毛;小苞片披针形,长约2-5毫米,通常1脉或花序下部的有时3脉,近无毛或被疏毛;花梗长1-3毫米,萼管近球形,径0.3-0.4毫米,顶端截平;花冠黄色或淡黄色,干时近白色,稍肉质,无毛,冠管长约0.5毫米或稍过之,裂片5,不反折,近卵形,盛开时长约1.2-1.5毫米,有时可达2毫米,顶端增厚而稍硬,内弯成短喙状;花柱2裂几达基部,长0.5-0.6毫米。花期夏秋,果期初冬。浆果球形,成熟后果实自然脱落。种子小,园形,直径约3毫米,种皮黄红色,种及早在种子的腹面基部,胚乳为显著的淀粉质、胚弯曲位于悬浮也的中央,千粒重26.8克。

紫参主要价值

紫参以根供药用,为彝族常用草药,具有活血止血、祛瘀生新的功能。主治衄血、吐血、尿血、崩漏、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痛、肝炎等症。

紫参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分株繁殖、扦插繁殖。

紫参种子繁殖

采收种子:紫参花期7-9月,果期8-10月,当浆果变黑时标志种子成熟,可以采收。

紫参种子贮藏与寿命:紫参种子不宜干藏,宜采后即播或用湿沙贮藏,种子干燥久放后不利出苗。

休眠与萌发:紫参在果实成熟时,种胚尚末成熟,因此,种子采收后应即时搓去果肉,置湿砂内常温催芽,60-65天长出胚根,发芽率89.7%。

紫参分株繁殖

种参选择

采挖野生紫参或在已种植成功的留种地内边起苗、边选种参,将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整齐无伤、无病虫害的肉质根留作种用。凡断缺芽头的根,一律不作种。选后需要理齐存放,以利栽种。

种参贮藏

在背阴或凉爽处铺9-12厘米厚的湿沙,然后放一层参根,盖一层9-12厘米湿沙,再排放一层参根,连续排放4-5层参根和湿沙,天旱时要每隔4-5天喷洒一次水。下雨时顶部盖塑料薄膜防雨,每隔20-30天翻动一次。

栽种时期

紫参有冬季休眠的特性,因此,贮藏的种苗一般在下一年2月中下旬栽种。错过下种时期因气温逐渐升高而开始萌芽,栽种时易碰伤芽头,影响出苗率。

栽种方法

紫参的生长在表土层内,深栽不利出苗,发根少,产量低。因此,掌握适宜深度是栽种紫参的重要一环。

平栽:在畦面上开设直行条沟,沟深7-10厘米。开沟后将腐熟的基肥撒入沟内,稍加土覆盖。然后将种参平放摆入条沟中,株距5-7厘米,种参与参头尾相接,行距15厘米左右。亩用种量30-40千克。

竖栽:在畦面上开设直行条沟,沟深10厘米,将种参斜排于沟的外测边,株距5-7厘米,种参芽头朝上,要求芽头位置平齐,行距13-17厘米。每亩用种量30-40千克。

紫参扦插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茎蔓,每2-3个节剪成插条。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左右,插入土中1-2节,露出1节在土面,切勿倒插。插后覆土压紧,浇透水。插后要搭棚遮荫,避免阳光直射。生根发芽后陆续揭去覆盖物。培育1年即可移栽。

紫参补充介绍

  紫参属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高寒山区,营养价值极高,是消除人体高山反应的最佳药物。
  别名 石见穿。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四棱形,全体密被倒生的短柔毛或长柔毛。叶全体为单叶,卵形至披针形,长1.3~7cm,宽0.8~4.5cm,边缘有圆锯齿或近全缘,两面均有短柔毛。轮伞花序有花6左右,集成多轮顶生或腋生的假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有脉纹11条,上唇紫色,全绿;花冠紫色,外面有长柔毛;发育雄蕊1对,着生于下唇的基部,花丝短,花药l室;花柱着生于子房底。小坚果椭圆状卵形,褐色;光滑。花期7~10月,果9~11日。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边,溪谷两旁草丛中,疏林下裸岩旁以及郊野水沟边。本县磨心山、秀山有分布。
  药用部分 干燥的地上部分。
  性味功能 苦,辛,平。清热解毒,利湿,活血,镇痛。
  主治 黄疸型肝炎,湿热带下,菌痢,痛经;外治面神经麻痹,乳腺炎,疖肿,跌打损伤。
  应用参考 1.急性黄疸型肝炎:石见穿,糯稻根各60克,水煎,分2次服。2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紫参”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紫参”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