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特产梓潼桔梗介绍
梓潼桔梗,四川省梓潼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梓潼被誉为“桔梗之乡”,种植桔梗已有300余年。梓潼桔梗带皮呈黄棕色,去皮呈白色或淡黄白色,硬而不易折断。具短芦头,味微甜后苦。总皂苷含量达11.4%,居四川省之冠。
2015年0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梓潼桔梗”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梓潼桔梗历史渊源
梓潼桔梗在川桔梗中品质最优,种植历史已有300余年,药材业把产自梓潼的桔梗称为“梓桔”,将梓潼誉为“桔梗之乡”。据《四川道地中药材志》记载:“川桔梗的质量因产地而异,但以四川梓潼出产的产量最大,品质最优。”
2005年,梓潼桔梗产品加入中韩农产品贸易洽谈会。
2009年,梓潼桔梗被县政府确立为重点发展中药材。
2012年4月,梓潼桔梗的发展模式在第四届中国合作经济高层论坛会上,被中国合作经济学会载入《第四届中国合作经济高层论坛》大会会刊。
梓潼桔梗产品特点
梓潼桔梗水分≤14%,桔梗皂苷≥9.8%。外形呈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部渐细,有分枝,略扭曲,长7—20厘米,直径0.7—2.0厘米。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有裂隙。药食主为其根,气微,味微甜后苦。
1979年,四川省医药管理局对梓潼桔梗的生物特性和化学成分做了研究,梓潼桔梗含桔梗皂苷11.4%,居四川省之冠,为宣肺、利咽、祛痰妙品。1988年2月9日,四川省卫生厅、省医药局在梓潼召开川产桔梗研究鉴定会,梓潼桔梗指标被列为四川省中药材标准。
梓潼桔梗产地环境
梓潼县境域属四川东部盆地山地区盆中丘陵区与盆北低山区的结合部,系“红色盆地”范畴。县境西南属盆中丘陵区,县境东北属盆北低山区。因此,梓潼地貌以丘陵和低山为主,具有向川北山区过渡的特点。
梓潼地处四川盆地川中丘陵向川北低山过渡地带,气候属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主要特征是:降水较足,气候温和,日照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长,大雨迟、结束早,多秋绵雨,汛期集中。气温在22℃以上的夏天较长,年均113天,气温在10—22℃之间的春秋两季各约80天,气温在15℃以下的冬季,年均约92天。优良的地理气候环境,充裕的林地面积和适宜的土壤,非常适宜于桔梗的生长。
梓潼桔梗产品荣誉
2013年6月,梓潼桔梗中药材基地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2015年0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梓潼桔梗”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梓潼桔梗地理标志
梓潼桔梗产地范围为四川省梓潼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种源
桔梗。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紫色土,质地为砂壤,pH值7.0至7.9,有机质含量≥1.5%,土层厚度≥40厘米。
三、栽培管理
1.直播:3月中旬至5月下旬,播种量30千克/公顷至45千克/公顷。
2.育苗移栽:3月上旬,播种量40克/平方米至50克/平方米,苗龄15天至20天,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定植密度≤4万株/公顷。
3.施肥:施腐熟有机肥≥15吨/公顷。
4.抹芽、打顶、除花:春笋萌发后抹去多余芽枝,每颗留主芽1个至2个,苗高15厘米至20厘米时打顶,盛花期全部除花。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与加工
翌年10月中下旬采收,干燥至水分含量≤14%。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带皮呈黄棕色,去皮呈白色或淡黄白色,硬而不易折断。具短芦头,味微甜后苦。
2.理化指标:水分≤14%,桔梗皂苷≥9.8%。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梓潼桔梗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梓潼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梓潼桔梗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梓潼桔梗补充介绍
梓潼桔梗产地范围为四川省梓潼县现辖行政区域。
梓潼桔梗,川桔梗中品质最优,种植历史已有300余年,药材业把产自梓潼的桔梗称为“梓桔”,将梓潼誉为“桔梗之乡”。2013年,梓潼桔梗种植面积达1.16万亩,带动了全县32个乡镇、128个村、1.75万户种植户。
梓潼被誉为“中国健康养生基地”,是声名远扬的“中药材之乡”,其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出了以梓潼桔梗为代表的众多特色鲜明的中药材。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梓潼桔梗”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