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特产田家紫皮大蒜介绍
田家紫皮大蒜,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内江市种植大蒜至今已300年多年,田家紫皮大蒜:表面光滑,表皮呈紫红色,蒜瓣7至9瓣,大小均匀,蒜味浓郁。
2011年12月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田家紫皮大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田家紫皮大蒜历史渊源
《田家镇志》记载,当地有种植大蒜的传统,迄今已经有近300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田家镇蒜农开始大量种植紫皮大蒜。2002年,田家镇建起了紫皮大蒜复种示范园区,辐射周边的高梁镇、新店乡、太安乡、柳桥乡、同福乡等6个乡镇,田家紫皮蒜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海外。
田家紫皮大蒜产品特点
田家紫皮大蒜是单层蒜,蒜瓣少且大,一般8瓣左右,表面光滑,大蒜鳞茎外皮呈紫色,易去皮,蒜头均匀、瓣少而个体肥大,蒜瓣整齐,瓣少而个体肥大,单个均重达到42.50克,是大瓣蒜种。蒜汁稠粘,蒜味辛辣,品质好,宜久存。田家紫皮大蒜以其独特的色泽和蒜香享誉市场,是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村民每年都种植的经济农作物。
田家紫皮大蒜产地环境
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河流贯穿全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肥沃优质的土壤为田家紫皮大蒜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使其具有质脆、味浓等特点。田家紫皮蒜不仅品质好,而且宜久存,因此被誉为“蒜大王”。
田家紫皮大蒜产品荣誉
1989年,田家紫皮大蒜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优质产品证书。
2011年12月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田家紫皮大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田家紫皮大蒜地理标志
田家紫皮大蒜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太安乡、高粱镇、高桥镇、东兴街道办事处、柳桥乡、同福乡、新店乡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四川省内江市本地传统紫皮大蒜品种。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300米至450米,土壤类型为红棕色土壤、紫色土壤、灰棕色土壤,土壤质地为壤土、沙壤土,土壤pH值6.5至7.5,有机质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选种:选择≥4克的蒜瓣做栽培用种。
2.播种:8至9月播种,每公顷种植株数≤75万株,播种深度为2厘米至3厘米。
3.轮作:2年以上。
4.施肥:每年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22500千克。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次年4至5月植株基部叶片大部干枯,假茎松软时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表面光滑,表皮呈紫红色,蒜瓣7至9瓣,大小均匀,蒜头重40克以上,蒜味浓郁。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
≤70%
大蒜素
≥300毫克/千克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田家紫皮大蒜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田家紫皮大蒜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田家紫皮大蒜补充介绍
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是中国新闻巨匠范长江的故里,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河流贯穿全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肥沃优质的土壤为田家紫皮大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使其具有质脆、味浓等特点。紫皮蒜不仅品质好,而且宜久存,因此被誉为“蒜大王”。
据《田家镇志》记载,当地有种植大蒜的传统,迄今已经有近300年历史。上世纪60年代,田家镇蒜农开始大量种植紫皮大蒜。近年来,田家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2002年,田家镇建起了紫皮大蒜复种示范园区,种植面积由几千亩扩大到3万亩,辐射周边的高梁镇、新店乡、太安乡、柳桥乡、同福乡等6个乡镇,年销量2万余吨,紫皮蒜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海外。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太安乡、高粱镇、高桥镇、东兴街道、柳桥乡、同福乡、新店乡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田家紫皮大蒜”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