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特产脚板苕介绍
脚板苕,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脚板苕Dioscorea.batatas.F.flablla.Makiro的干燥块茎,别名大薯,红脚板薯,鸡窝薯 。
脚板苕因其地下块茎扁,形似脚掌而得名 。块茎呈脚板状或不规则的团块,表面残留干净的棕黄色栓皮,呈凹凸不平,质坚体重,饮片呈不规则厚片,粉质,白色,味淡而微涩 。
脚板苕形态特征
脚板苕的主要植物学性状与生长发育特性和普通山药其他变种基本相似。根为须根系,块茎发芽后,根着生于茎基部。地上茎蔓生,右旋,绿色或紫绿色,长达3米以上。地下肥大部为肉质块茎,扁形似脚掌,表皮褐色,其上密生须根,肉质洁白。叶为单叶互生或对生。叶三角状卵形至广卵形,先端突尖,基部戟状心脏形,浓绿色。叶腋发生侧枝或发生块茎,称零余子,可用于繁殖和食用。花为单性花,雌雄异株,穗状花序,2~4对,腋生,花小,白色或黄色。蒴果具3翅,扁卵圆形,栽培种极少结实。
茎四棱形,有翼,绿色。叶呈前形,全缘,背面叶脉棱起,叶面有茸毛。叶柄长约10厘米,宽约0.3厘米。块茎呈不规则的脚板形,外皮浅黑褐色,肉白色。单株块茎重2公斤左右。块茎脆嫩细滑,品质好。从种植至收获约190天,耐热,耐旱,不耐寒,不耐涝。耐贮运。亩产约2500公斤。
脚板苕主要价值
胸板苕以地下块茎供食,富含淀粉、蛋白质等碳水化合物,产量高,营养丰富,既能代粮,又可作菜。还有很高的医用价值,可干制入药,为滋补强壮剂,对虚弱、慢性肠炎、糖尿、遗尿、遗精、盗汗等病有辅助疗效,又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
脚板苕补充介绍
脚板苕又名白苕,因形似脚板而得名,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对肺虚咳喘、脾虚久泻、慢性肠胃炎、糖尿病等症都有疗效。安居区“光脚板”脚板苕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石洞镇双祠堂村,于2013年成功创建“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产品特质:脚板苕植株蔓生攀缘,蔓浅绿色,多棱,块茎扁掌状,上窄下宽,先端分叉,外皮深灰褐色,肉色白,肉质细嫩,淀粉含量高,煮食时汁浓味甜带粉,风味颇佳。块茎生长期180-190天,适于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栽培,单薯重1.4公斤,大薯可达2.5公斤,单株产量1.5-3公斤,亩产可达500-2000公斤。脚板苕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不仅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质蛋白,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作用,还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
种植过程: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双祠堂村群众于2002年开始种植脚板苕,经过近10年的种植,该村的脚板苕在遂宁已经非常有名气,占到市场份额约50%。2011年1月,该村外出返乡成功人士冯立等人发起创立了“光脚板”脚板苕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2月,该村大学生村官王云梅在认真调研各类脚板苕品种的基础上,指导该村群众种植无公害的紫色脚板苕。目前,该村种植紫色脚板苕已达300亩,合作社的产品多次参加各种展会均获得好评。
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渠道,努力为广大脚板苕种植户提供产、供、销等全方位服务。目前,石洞“光脚板”脚板苕于2013年已成功争创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除了满足遂宁本地市场外,还销售到了成都、重庆等地。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脚板苕”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