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特产新竹米粉介绍
新竹米粉与新竹贡丸齐名,为台湾新竹市的名产。新竹米粉之所以会名闻全台主要在于当地特殊气候所致。每年中秋起讫翌年清明,东北风长驱直入到新竹后,受地形影响导致风势转骤,变为干燥的风,也因此造就了新竹第一名产。
新竹米粉历史沿革
据传五胡乱华时,北人南迁,因思念故乡口味,有人尝试以稻米取代面粉制作成面条,再经不断的演进、改良而成为今日所见的「米粉」。新竹米粉业者主要集中于现延平路与客雅溪之间的「大南势」一带,而大南势米粉业者,以「郭」姓最多,其次是「曾」姓及「陈」姓。许多米粉业耆老一致表示,其先祖来自福建省泉州府惠安县,并且在大陆就以做米粉为业。
(1)发展「炊粉」清代由福建引进之米粉,都是水粉(粗米粉),一直到1961年,新竹业者开始发展制作炊粉(细米粉)的技术,技术纯熟后,炊粉逐渐风行台湾,甚至转往发展国外市场。注:国外市场之所以风行新竹米粉,原因在于国民政府自由经济开放政策,使经商、移民、求学人民,大量前往(美国)等先进国家,新竹米粉也跟着经商、移民、求学等需求贩卖到含(美国)在内的先进国家,由于受到先进国家质量要求,新竹米粉技术质量提升符合国际规定,新竹米粉让全世界了解到新竹的美食。
(2)米粉业集中客雅溪大南势日据时期,除大南势地区靠近客雅溪埔的「间仔尾」,原本就聚集许多郭姓为主的米粉厂外,现延平路与中和路之间、经国路两侧的「隙仔(客雅)」地区,也有不少曾姓为主的米粉厂,同时天公坛附近也是米粉集散中心。后来因日本政府要建海军宿舍(位于现所谓的「三厂」地区),迫使这些业者搬迁到同属大南势溪埔地的「土窟啦」,于是形成了大南势地区的米粉业大聚落,2007年获『新竹米粉故乡』称号。
新竹米粉烹制方法
新竹米粉、油菜、红萝卜、瘦肉、鸡蛋、葱(放绿豆芽也很不错的,经常吃的话,材料都可以换着花样的)
1、新竹米粉要用凉水泡软(2个小时以上,放心,泡一个晚上也不影响)
2、瘦肉切丝,加入油、盐、酱油、糖,顺时针搅拌匀,加入生粉继续搅拌匀。
2、热油锅炒鸡蛋,炒好了先装碟
3、热油锅炒瘦肉,炒好了装起来
4、热油锅扔萝卜丝,翻炒数下后,扔青菜,翻炒到青菜软点了,倒入泡好的米粉,翻炒
5、翻炒的差不多就调料,加盐(少点)、酱油(偏多点,这样会很香),翻炒均匀了,倒入鸡蛋、瘦肉,撒入葱花,拌均匀就是美味的炒新竹米粉了。
新竹米粉补充介绍
新竹米粉与新竹贡丸齐名,为台湾新竹市的名产。新竹米粉之所以会名闻全台主要在于当地特殊气候所致。每年中秋起讫翌年清明,东北风长驱直入到新竹后,受地形影响导致风势转骤,变为干燥的风,也因此造就了新竹第一名产。新竹市又暱名“风城”,也是因为当地常起风。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新竹米粉”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