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特产油塔子介绍
油塔子,形状似塔,是西北回族人发明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油塔子是依据其形状而得名的。原料是精白面粉、炼过的羊油、清油和精盐、花椒、纯碱。
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喜爱的美食,例如新疆伊犁的维吾尔族人除了用白面和油做成油塔子外,还延伸了油塔子的内容,做成一种叫“赛维孜”的油塔子(即黄箩卜油塔子)。
油塔子历史背景
历史悠久,经久不衰。一百多年前,一位有钱人家的回族厨师在蒸油香的基础上发明了油塔子。当时正逢穆斯林群众过“宰生献祭节”,家家原料备,他利用牛羊肉和菜品丰富的好时机,创造了合汁汤这种绝妙的吃法,许多人纷纷效仿、偷学厨艺,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
巧在八十多年前,我的姥爷悟性高、善经营,终于在焉耆古城开了一家“义盛馆”,当时这个饭馆名声大震,宾客满门,如今牞这个饭馆,仍沿用那时的招牌,食客依然不断。
油塔子补充介绍
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油塔子的制作不很简单,需要一定的技艺。有经验的厨师先用温水和好面,加些许酵面揉成软面,热处发约小时,再加碱水揉好稍醒,视制作需要,揪成若干个小团,外抹清油待用.制作开始时,先取其中的一块,平铺在面板上,擀薄拉开,利用面团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拉得越薄越好。然后再在薄如纸的面上抹一层炼羊尾油。这里有讲究:天热时,要在羊尾油里加适量羊肚油,因羊肚油凝固性大,不至于天热油溶化而流出面层;天冷时,羊尾油中加少许清油,清油不易凝固。这样制作的油塔子油饱满,且不流不漏,保持了油塔子浓香丰腴的独特风味。在里面撒少许精盐和花椒粉,将面边拉边卷,卷好后搓成细条,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拧成塔状,入笼屉用火蒸25分钟,即可启笼食用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油塔子”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