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特产新疆褐牛介绍
新疆褐牛为乳肉兼用品种,自上世纪 30 年代起历经 50 多年育成。 其母本为哈萨克牛,父本为瑞士褐牛、阿拉托乌牛,也曾导入少量的科斯特罗姆牛血液。其种群包括原伊犁地区的“伊犁牛”、塔城地区的“塔城牛”及疆内其它地区的褐牛。 曾统称为“新疆草原兼用牛”,后于1979 年全疆养牛工作会议上统一名称为“新疆褐牛”。 1983 年通过鉴定命名。
新疆褐牛外貌特征
新疆褐牛属乳肉兼用型,体格中等大,体质结实,被毛、皮肤为褐色,色深浅不一。头顶、角基部为灰白或黄白色,多数有灰白或黄白色的口轮和宽窄不一的背线。角尖、眼睑、鼻镜、尾尖、蹄均呈深褐色。各部位发育匀称,头长短适中,额较宽,稍凹,头顶枕骨脊凸出,角大小适中,较细致,向侧前上方弯曲呈半椭圆形,角尖稍直。颈长短适中稍宽厚,颈垂较明显。鬐甲宽圆,背腰平直较宽,胸宽深,腹中等大,尻长宽适中,有部分稍斜尖,十字部稍高,臀部肌肉较丰满。乳房发育中等大,乳头长短粗细适中,四肢健壮,肢势端正,蹄固坚实。
新疆褐牛补充介绍
新疆褐牛是以本地土种牛为母体,引用瑞士褐牛、阿拉托马及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与之杂交改良,经长期选良而成的乳内兼用的良种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能耐严寒和粗放饲养,放牧性能好,抗病力强,并具有较高的产乳和产肉性能。
新疆褐牛具有适应性强,宜放牧,生产性能高等优点。18月龄公牛胴体重240PG,屠宰率56.4%,18 月龄胴体重228PG,屠宰率48.7%;成年母牛体重达到500PG以上,成年公牛体重达到800~100PG。舍饲奶牛最高产奶量达到了7650公斤/305天,放牧奶牛产奶量一般在1742.8-3419.6公斤/150天,肉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钙、铁等,胆固醇含量低、肌纤维细嫩、肥瘦适度、鲜美细嫩、营养丰富、易消化,已成为一种理想绿色保健食品。全疆牧区和部分农区都有分布,中心产区在伊犁、塔城。全疆褐牛纯种及杂交后代存栏130万余,年出栏38.5万头。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新疆褐牛”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