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特产勐腊砂仁介绍
勐腊砂仁(Amomum menglaense S. Q. Tong)生境在常绿阔叶林中阴湿地,,林中。是人工引种栽培,属中国特有。
勐腊砂仁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高1—1.5米;基部具无叶片的红色叶鞘。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5—40厘米,宽7.5—9.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狭楔形,叶面绿色,叶背淡绿色,两面无毛;叶柄短;叶舌微凹,长约5毫米,膜质,无毛;叶鞘淡绿色,具明显的纵条纹,无毛。穗状花序近头状,长约3.5厘米,宽4.5厘米,从根茎抽出1—2枚,花序梗长3—12厘米,被无毛的淡红色鳞片;苞片卵形或狭卵形,长2—3厘米,宽1.2—1.5厘米,褐色或绿褐色,无毛;小苞片管状,长约3.5厘米,膜质,淡红色,无毛,先端腐烂(开花时);花萼管状,长约3厘米,先端3裂片,裂片长约1厘米,先端微红色;花冠管长约3.2厘米,白色,无毛,裂片近等长,白色,无毛,背裂片近长圆形,长约3厘米,宽1.3厘米,先端具短尖头,侧裂片狭椭圆形,宽1.1厘米,先端全缘;唇瓣近长圆形,长约3.5厘米,宽1.8厘米,先端全缘,白色,边缘皱波状,中央除先端黄色外,其余红色,且边缘具放射状条纹;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4毫米,红色,无毛;雄蕊长约2厘米,花丝长约5毫米,花药长约1.5厘米,线形,白色,无毛,药隔附属体全缘,长约4毫米,宽8毫米,白色,无毛;子房长约6毫米,黄绿色,无毛,花柱线形,白色,无毛,柱头白色,具睫毛;上位腺体钻状,长约4毫米。花期5月。
勐腊砂仁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800米的林下荫湿处。
勐腊砂仁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勐腊砂仁补充介绍
勐腊砂仁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特产。砂仁产业是勐腊县山区农民继橡胶、茶叶之后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为贯彻落实勐腊县“绿色产业富县”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提升勐腊县绿色生态经济产业,拓宽农民经济收入渠道,今年勐腊县加大了低产砂仁园改良的扶持力度,在全县7个乡镇14个村民小组实施低产砂仁园改良1.06万亩,新植0.45万亩,全县建立砂仁苗圃地10亩,共繁育优质阳春砂仁苗30万株,为农民无偿供苗225万株,供复合肥7万公斤。目前,勐腊县的砂仁面积已达到6.008万亩,总产量(干果)458吨,产值5500万元。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勐腊砂仁”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