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特产朱金木雕介绍
朱金木雕又称漆金木雕,是浙江省宁波市的汉族传统工艺品“三金”(金银彩绣、泥金彩漆、朱金木雕)之一。以樟木、椴木、银杏木等优质木材作原料,由浮雕、透雕、圆雕等形成。运用了贴金饰彩,结合砂金、碾金、碾银、沥粉、描金、开金、撒云母、铺绿、铺蓝等多种工艺手段,并涂以中国大漆而成。木雕构图饱满,造型古朴典雅,雕刻精美,内容多是喜庆吉事、民间传说等,具有宁波独特的地方风格。唐代高僧鉴真和他的弟子在日本建造的招提寺,就采用了很多朱金木雕做装饰,其中讲经殿、舍利殿等的朱金镂雕风格与现存的宁波阿育王寺装饰雕刻十分接近。
朱金木雕发展历史
朱金木雕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汉代。1953年发掘的祖关山汉墓中曾经发现过漆器的痕迹。唐宋时期,由于礼制的限制,朱金漆木雕并没有进入普通人的生活,而是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寺院,例如天童寺、雪窦寺、七塔寺等。朱金木雕的一大用途是用于制作匾额。宋代宋高宗、宋孝宗曾经御书宁波阿育王寺匾额,这些匾额全部采用朱金木雕工艺制作。制作佛像是当时朱金木雕的另一大用途。日本大德寺、京都国立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所藏宁波古代佛教绘画中均体现出佛殿的红柱和金漆屏风。南宋时,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宁波木雕工艺与日本的木雕工艺产生了交流和融合。宁波的丝织、漆料和建筑、雕刻工艺传入日本,同时,日本的黄金、砂金和描金物品也传入宁波,宁波的朱金木雕工艺因而得以丰富。
明代,宁波的木雕从业者受到“匠户制”的组织,开始为官府服役,从而产生明显的世袭专业分工。晚明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朱金木雕开始从官府和寺院进入民间富户,并在祭祀和高档器皿中得到应用。清代开放手工工匠自由经商,此时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商号和作坊。晚清五口通商之后,宁波朱金木雕艺人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开始涌入宁波城内,成立行会等组织,并将当时时兴的京剧和西洋题材纳入到木雕创作之中。民国时期,宁波富商在家庭装修上大量采用朱金木雕工艺,同时民间婚礼、赛会、集市的盛大排场也使得朱金木雕的应用盛极一时。
抗日战争时期,朱金木雕行业萧条,优秀艺人纷纷返乡躲避战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朱金木雕曾有所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较大破坏,直至改革开放才有所恢复。
朱金木雕历史传承
20世纪40年代,朱金木雕逐渐趋衰落,民间仅有少数艺人制作。为保护、发展这一传统工艺,1964年宁波工艺美术厂开始生产朱金木雕。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和日本市场,有的被当作国宾礼品赠送来访的国家元首。该厂最具代表性的朱金木雕作品,是一座气势宏大、制作精美的“群仙祝寿”屏。
朱金木雕工艺特色
朱金木雕工艺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源于汉代的雕花髹漆和金箔贴花艺术,属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饰建筑木雕,多用于寺庙的建筑装饰与佛像制作。
朱金木雕补充介绍
宁波朱金漆木雕简称"朱金木雕",主要技艺是在木雕上贴金漆朱,它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中心,延及慈溪、余姚、奉化、象山、宁海、镇海、鄞州等地。
宁波地区的髹漆工艺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而宁波朱金漆木雕则与汉代雕花髹漆盒金箔贴花艺术同源。至唐代,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饰性木雕,现存宁波阿育王寺建筑装饰上的朱金木雕就是此类风格,它与唐乾元二年鉴真和尚及其弟子在日本所建招提寺讲经殿和舍利殿上的朱金漆木雕十分相似。
宁波的朱金漆木雕,基本形成于唐宋时期。这里面有三个原因。一是古明州(注:宁波古称"明州")气候温湿,是漆器和木雕的最早发祥地;第二,唐宋时期明州的经济繁荣,木构建筑及装饰物在当时是很流行的;第三,当时中国北方处于战乱,浙东相对稳定,加上航海业的拓展,朱金木雕的技艺更是得以发展。今天,保存在日本正仓院的唐宋朱金木雕,和明州当时与海外的文化交流密切相关。
明清以来,朱金漆木雕广泛应用于民间日常生活,日用陈设、佛像雕刻、家具装饰,特别是婚娶喜事中的"床"和"轿"都用到朱金木雕,既讲究又排场,以致有"千工床"、"万工轿"之说。另外,用以迎神赛会和参与灯会的雕花木船、鼓亭、台阁等也均以朱金漆木雕制成,皆是绝妙的民间工艺品。
宁波朱金木雕构图饱满,内容多是喜庆吉事、民间传说,画面充实,丰富多彩,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用朱金木雕形式制成的屏风、箱柜、古代人物、佛像、动物、彩灯等远销欧、美、亚许多国家。宁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窦寺等著名的寺院里,很多佛像在造型上也运用了这种工艺。
在木雕工艺上,大致又可分为:建筑雕刻、朱金佛像雕刻、日用装饰雕刻、小型欣赏雕刻4类。至今仍能看到许多寺院庙宇的木结构建筑和构件上,有精致的木雕作品。保存在宁波市博物馆的朱金木雕"千工床"、"万工轿",则是集宁波日用装饰木雕之大成的杰作。
十八道精细工艺
宁波的朱金漆木雕多以樟木、椴木、银杏等木材精心雕成浮雕、圆雕、透雕,再上漆、贴金,并运用砂金、碾银、开金等工艺手段,使器物造型古朴生动,刀法浑厚,金彩相间,热烈红火。
一件简单的朱金漆木雕小器物,却要经历十八道工艺流程,大都用手工完成,很多工艺堪称绝活。单说第一道木材取料,取成片材后,需通风搁叠荫凉,自然干燥至半年,以保证雕后的花板不变型、不开裂。而后打坯、修光、打磨、配朱、行金底、贴金、上泥银、上彩等,道道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宁波的朱金漆木雕艺人有句老话——“三分雕刻,七分漆匠”,这是老艺人的经验总结,也说明了朱金漆木雕的特色主要在于漆(即漆料和漆艺)而不在雕,很多时候,宁波的木工同时又是漆匠。在朱金漆木雕工艺中,由于依靠贴金箔和漆朱红进行装饰,雕刻并不十分精细,而漆工的修磨、刮填、上彩、贴金、描花却十分讲究。和外地木雕明显不同,宁波朱金漆木雕所刻人物并不雕脸部,五官神态等用漆勾勒而成。而正是这种工艺使宁波的朱金漆木雕产生了富丽堂皇、金光灿烂的效果。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朱金木雕”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