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特产席草介绍
席草(mat grass),俗称石草,古称蔺,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属灯芯草科,地下根茎横走,有细长而密生的须根。茎直立,单生细柱形 ,无节、叶片退化,茎内充满白色髓心,坚韧而有弹性,适于编席 。
席草栽培历史
中国栽培利用灯心草历史悠久。唐代宁席即出朝鲜。日本的编席技术也由中国传授。灯心草为长日照植物,喜阴凉湿润气候,较耐寒。栽于浅水田中。用分枝繁殖。秧苗自移栽至收割约260天。还可作造纸原料,髓心可作枕芯、灯芯;可入药。蒲草为莎草科蒲草属草本。中国产于广东、广西。越南、斯里兰卡等国也有分布。莎草科中供编席的植物最多。除蒲草外,还有龙须草、水毛花、萤蔺、藨草、荆三棱等。
观美镇被誉为“中国席草之乡”,是全球最重要的席草种植和加工基地之一,席草种植和初加工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地方农业产业经济的支柱。
席草形态特征
草茎圆滑细长,粗细均匀,壁薄芯疏,软硬适度,纤维长,富有弹性,抗拉性好,色泽鲜艳,清香浓郁。是极佳的天然绿色植物纤维之一。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茎直立,簇生,三棱形。叶一枚近基部生,退化为叶鞘,膜买,先端三角状。小穗卵状长椭圆形,多数聚生成头状,倒生于茎上,鳞片卵形,淡褐色。小坚果成熟时暗褐色。
席草价值
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长江以南为主产区。朝鲜、日本亦有栽培。优质编织材料。主要用于编织席子。全国尤以台湾出产的台湾席、浙江宁波产的宁席、江苏浒墅关产的关席最闻名。还可编织草帽、扇子、地毯、提包等各种手工艺品。也可制造高级纸张。髓部可作枕心、灯芯。晒草是保证质量的重要一环,要求强光快干,防止变色、变质。一般两天晒干,第一天要“早晒、晚收、中午翻”,第二天要“晚晒、早收、中午翻”,带热进仓堆好,过7~15天再复晒一次。如遇雨,则应竖放室外,宁受雨淋,勿堆室内,以免受热变黄。分级以草茎长度为主要依据,结合草质坚韧性,草的色泽、粗细均匀度,以及开花草和虫伤草及黄梢草的有无和多少进行。等级划分各地不一。贮藏要求保持十分干燥,必须选干燥不透风、不漏雨、无鼠害的仓库。贮藏时当天铺进晒热的稻草或麦秆厚约30厘米。墙壁四周用一捆捆的麦秆紧密排好,然后将席草平放其上,压实,不留空隙,最上层仍用麦秆封盖。
席草补充介绍
现有基地6000亩,本地企业结合传统生产工艺和现代技术为一体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草席产品,主要有三折旅游席、沙滩席、花席、沙经席等2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种类齐全,样式新颖、做工精细,深受国内外客商的喜爱。其中三折旅游席、沙滩席畅销日本、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苍南)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席草”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